張居正的門下大部分也是看不清,也是分不清的。
葛守禮反對無限污蔑張居正威震主上,但也反對張居正的權力無節制的增長。
“先生”朱翊鈞聽聞葛守禮的擔心,面色變得凝重了起來,看向了張居正,詢問張居正的意見。
張居正面露沉思,葛守禮聽從了楊博的話,遵從主上威福之權,他這么說也這么做,而且踐行的很好,擔心的也很好。
“臣無法剖心自證,臣以為葛總憲所言有理,暫擴軍至三萬,等到萬歷六年,陛下大婚之后,再次擴軍到十二萬”張居正選擇了葛守禮的解決之法。
陛下大婚之后親政。
張居正一直打算到那個時候退休隱退,研究下算學和天文學的萬物無窮之理。
小皇帝令人很放心呢,他就是不當元輔了,也是楚黨的黨魁,若是陛下玩不過朝臣,可以呼叫他這個先生出來救駕。
“明年擴軍到十二萬,朕不急,可是大明急,朕現在就挺壯的”朱翊鈞聽張居正說完,仍然選擇了擴軍十二萬的打算。
朱翊鈞直接在奏疏上朱批讓掌印太監馮保拿來了寶璽扣在了上面。
朱翊鈞不怕,若真的有那天,戚繼光提著劍砍他頭顱的那天,他也認了。
能被戚繼光提著劍砍腦袋,朱翊鈞這皇帝得當的多失敗、多荒唐,才會招致如此禍患
葛守禮搖了搖頭,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陛下這個人就很有趣,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張居正和戚繼光二人出列,俯首說道“謝陛下隆恩。”
習武的時間,群臣們回官署辦事,小皇帝則一直在京營操閱軍馬,這看看,那看看,就像是個好奇寶寶一樣,大明京營一切如常。
永樂皇帝北伐之前下給太子朱高熾詔書,千叮嚀萬囑咐,就是瘸了,每天爬也要爬到京營去,讓京營將士知道皇帝到底是誰,就這個動作就足夠讓京營逼宮之前,直接分化了。
這個祖宗之法的設計,簡單笨拙而行之有效,除了皇帝大夏天的騎著馬去京營實在是有些累以外,沒別的壞處。
朱翊鈞也在校場策馬狂奔,而后搭弓射箭,騎射,三箭皆沒有上靶,全空了。
他有些懊惱的翻身跳下了馬,眉頭緊皺的說道“朕這騎射練了很久,怎么就是射不中呢”
“陛下,這騎射本就難中,人馬合一說得簡單,以臣之經驗而談,人馬合一,換匹馬,臣也不敢說三矢皆中,騎射很難,卻沒什么用。”戚繼光這話說的可是踐履之實,騎射在戰場上,射不過火炮、火銃和步射營。
戚繼光十分認真的解釋了他為何不提倡騎射,這騎射通常就是比拼武藝的時候才用得到,騎射不如步射的原因,不是火器,而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騎射的弓最大不過六十斤,這就是射程劣勢。
六十斤即便是吊射,騎射也不過六十步,而步射強兵,二等弓就百斤了,所以在很多時候,輕騎騎射多數都是騷擾作用,大明組建騎兵營的根本目的,在于追殺和擴大戰果。
李如松也很認同,騎射這東西射程不如步射,開花彈的火炮是發展趨勢。
“戚帥會的朕也要會。”朱翊鈞還是要練,有沒有用,那必須要會。
戚繼光和李如松互相看了一眼,都是搖頭,跟他們這些天生將種比武藝,其實并不是個明智的選擇。
朱翊鈞還真的跟天生將種比拼武藝,李如松這個大明悍將,破陣猛將,在朱翊鈞的刀風之下,毫無還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