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鈞的主要目的是多賣船,多賣船對內的意義是促進產業鏈的進一步穩定、規范、增大生產,大規模生產可以有效的提高生產力,促進產業鏈成熟,而對外的意義則完全是為了絲銀對流。
大明擁有商品優勢,雖然短暫的時間里,大明失去了船舶的商品優勢,但是考古式科研和劫掠呂宋馬尼拉造船廠等手段,最終讓大明恢復了船舶的商品優勢。
擁有商品優勢,就擁有結構性貿易順差地位,而這個順差的本體就是白銀。
大明憑借著在絲綢、琉璃、瓷器等多方面,無與匹敵的制造業和出口,與任何國家進行貿易都是順差,結構性的貿易順差地位,會造成商業上的朝貢這一既定事實。
能漂洋過海的船越多,對大明的越有利。
“這次來帶來了一本書,還請陛下觀看。”馬里尼奧拿出了一本書,這本書是他帶來的禮物。
朱翊鈞能看得懂,他已經學了很久的拉丁文了,作者是哥白尼,名字叫天球運行論,打開書,上面寫著一段話不懂幾何者,禁止入內。
這本書就是日心說的載體。
而在前言,還有一篇教士奧西安德爾寫的跋文,跋文,就是這本書寫作目的。
天球orbiu是一個在后世已經拋棄,但是在萬歷四年,依舊在泰西被奉為真理的概念,假象的、能帶動可見天體旋轉的球體。
在后世不斷的加工之下,才慢慢變成了天體運行論。
在這篇跋文里,按照教士所言,哥白尼寫這本書的第一個目的是,獻給教皇保羅三世;第二個目的是為了編算星表、預推行星位置的數學模型,不代表行星在空間內的真正活動。
這部書不可能是一種科學的事實,而是一種富于戲劇性的幻想。就這樣一句話,騙了人很久很久。
日心說,自然科學從神學中解放出來的標志學說。
但這個學說在最開始,并不反對神學,它為了能夠發行,看起來更像是一本工具書,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日心說被賦予了更多的意義和情緒價值。
在麥哲倫環球航行后,泰西已經確認了地球是個球這一基本事實,為了維持宗教的威嚴,神學打了個補丁,以地心說為核心構建了新的神學哲學,永恒的、神圣的天體只能相應于其高貴的地位,圍繞著地球旋轉。
但是這個補丁,在日心說面前,再次變得岌岌可危了起來。
“紐倫堡真是個神奇的地方,之前的紐倫堡蛋來自這里,現在的這本書,也是這里刊刻。”朱翊鈞合上了書,他要細細研究,這本書一共六卷,每一卷都值得仔細研讀。
朱翊鈞結束了接見安東尼奧,開始了今天的御門聽政。
張居正特別匯報了關于佛塔的修建,不吝贊美之詞,其肉麻程度堪稱獻媚,但是廷臣們對此不僅沒有反對,還每人寫了一篇贊表入朝,等到佛塔修成的時候,大明正七品以上官員,都要上一份賀表。
張居正對李太后和陳太后心懷感恩,感謝李太后和陳太后的不貪戀權柄。
朱翊鈞可以理解張居正的這種感謝,如果李太后和陳太后反對新政,她們真的能做出危害大明之事。
清隨明制,稍微了解韃清,就會發現,韃清在對后宮干政這件事上,限制極為嚴苛,哪怕是大玉兒孝莊皇后,從來沒有臨朝稱制的代行皇權。
而韃清第一次發生太后臨朝稱制,是韃清末年,垂簾聽政的慈安和慈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