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是是三娘子在面圣的時候說的,三娘子不求羊毛價格上漲,因為她知道,羊毛漲多少,大明的貨物就會漲多少,現在周良寅把這話還給了三娘子。
“你”三娘子猛地站了起來,指著周良寅,氣的跺腳
以前的大明多好,遍地都是賤儒,恥于言利,整日里一副道貌岸然的樣子,談生意也不談,就是情分到了,這生意賞賜給你,也不圖賺錢與否。
現在大明的賤儒少了,全都是循吏,一個個牙尖嘴利,一個個巧舌如簧,一個個聚斂興利。
“我說的不是實話嗎”周良寅看著三娘子,頗為驚訝的說道“說中了心事,惱羞成怒了”
“跟女人吵架算什么本事”三娘子再次坐下,看著周良寅憤怒的說道。
周良寅樂呵呵的說道“三娘子說話越來越像朝中的文人墨客了,說話胡攪蠻纏的。”
“首先你可是代表俺答汗來的,我代表大明而來,其次,我一個書生,可打不過你這個弓馬嫻熟的女人,說事就是說事,少來這套。”
做買賣也好,議和也罷,要是和吳兌一樣,覺得對方是個女人,就輕視,那是要吃大虧的。
三娘子逼著俺答汗交出了救命恩人趙全,促成了和談,那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
趙全叛了大明入了草原,救過俺答汗一命,俺答汗和趙全是安答,就是結拜兄弟的意思,最后趙全,還是被送到了京師斬首示眾。
俺答汗給了自己異父異母親兄弟一刀,直接把趙全送上了斷頭臺。
“大明不會再漲一厘銀,但是大明可以用白銀支付,這就是大明的條件。”周良寅將銀幣拋給了圖們,站起身來離開,走到大帳門前時,周良寅笑著說道“土蠻汗想清楚了就差人尋我,我們商量貢市的時間、地點和章程。”
“若是不肯,那就算了。”
周良寅離開了金頂大帳,他拿著一枚硬幣,不停的拋來拋去,看著下榻的營帳之外,等待著土蠻汗的抉擇,他其實不在乎羊毛生意能不能談成,朝廷分包的主要任務是挑撥離間。
用一枚銀幣,就能將左右兩翼合流的趨勢徹底打斷,再賺不過了。
當然王崇古還特別來信,讓周良寅務必談成,畢竟多一個羊毛來源,有利于供需調整,也有利于大明毛呢官廠的擴產。
周良寅再次將銀幣高高拋起,而后用手接住,打開一看,露出了一個笑容,是正面。
一個怯薛大漢,走進了營帳之內,悶聲悶氣的說道“大汗有請”
周良寅龍行虎步的走進了金頂大帳,三娘子已經離開,賬中僅剩下了土蠻汗的人,看起來談的并不愉快。
周良寅滿是陽光燦爛的說道“土蠻汗做了一個明智的選擇。”
“相比較出爾反爾的俺答汗,我更相信朝廷的信譽。”土蠻汗沉默了片刻說道。
俺答汗在草原的名氣很差,尤其是做生意這塊,倒倒手就漲價,周良寅談到的問題,不是有沒有可能,而是加多少的問題,沒準跟俺答汗做買賣,還要賠。
“其實我更希望能有鐵鍋、鹽巴、茶葉和布來做貿易。”土蠻汗更想要貨,對于白銀,他作為可汗還是知道白銀不能吃也不能穿,對于貧瘠的土蠻諸部而言,最緊要的是鍋。
是的,草原上沒有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