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受制于人,把白銀控制在自己手里,這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光懋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邏輯怪圈里,如此的合理,但是格外的奇怪,又似乎應該是這樣。
沒銀子,找有銀子的地方并且拿下,不就有了嗎
這違背了儒家仁義思想,可是倭寇不是人,編排倭寇是人的陳友仁被皇帝給親手剁了。
倭寇在東南的侵擾持續了二十多年的時間,攻打倭國,并沒有風力輿論上的壓力,打倭國不需要動員,山東、南直隸、浙江、福建、廣州,全都是嗷嗷叫要打倭國的男兒。
相比較入寇京畿和大明打了兩百多年的北虜,大明人更憎惡倭國。
大明和北虜的矛盾是非常非常復雜的,因為大明和北虜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北虜中存在著大量的漢兒軍,在大明中又有大量的韃官韃軍,而北虜的成分,大部分也都是漢人。
胡元忽必烈建立胡元,就是仰仗北方的漢世侯,打垮了正經的蒙古可汗阿里不哥,還把和林這個龍興之地,給突突了一遍,胡元被徐達打跑之后,互相你來我往,這個矛盾復雜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諸多領域互相彼此影響。
這就是伱中有我,我中有你。
更加簡單的說,北虜可以算是兄弟內訌,而倭寇則是外賊。
所以,當光懋一開口說打倭寇的時候,朝臣們下意識也不是反對,而是思索為了白銀值不值得。
好像非常值得
因為白銀的確是這次張居正新政的核心原動力,源源不斷的白銀軋成銀幣,流入大明的市場之內,大明第一次真正意義上有了能夠大范圍流通和承擔商品流通中介的貨幣。
“光懋所言,不是危言聳聽,更不是在杞人憂天,而是我們必須要思考的問題,一旦泰西不再向大明輸入白銀,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大量的白銀輸入,紓困了大明的錢荒,可一旦白銀停止輸入,錢荒問題,會馬上卷土而來,在當下,鈔法又不能行的前提下,大明何去何從”朱翊鈞對戶科給事中光懋的奏議非常認同。
朱翊鈞進一步說道“咱大明的權豪縉紳們安土牧民做不到,但是搞兼并是一把好手,嗅覺極其靈敏,一旦海外白銀不再輸入,他們立刻就會把白銀囤積在手中,埋在豬圈里,讓它發霉也不會拿出來用。”
“寒冬之時,肉食動物喜歡囤積食物過冬,而大明朝的肉食者們,也是如此,只要把土地、白銀藏好,就可以度過嚴寒,可是窮民苦力會在嚴寒中如同草芥一樣枯萎。”
“這樣一來,大明剛剛有了點苗頭的大規模雇傭的手工作坊,就會因為白銀不足,或者說貨幣不足,導致的商品流通速度變慢而倒閉。”
“我們的友邦,泰西的佛郎機國,在泰西也不是無敵的,他有很多的仇人,在海上,他有魯密奧斯曼、有英格蘭、有法蘭西作為敵人,在陸上,他有法蘭西的外敵和尼德蘭地區的叛亂,無法收拾。他也會衰弱,它組建無敵的艦隊來保證海疆,但是無敵艦隊真的無敵嗎”
“我們的白銀輸入的穩定,又如何保證”
第一代的日不落帝國西班牙,并不總是無敵的,萬歷二年,西班牙國王費利佩二世唐胡安,在海上敗給了奧斯曼,被奧斯曼占領了突尼斯地區,費利佩二世丟失了地中海的霸權。
而法蘭西和英格蘭支持尼德蘭地區的叛亂,同時在海上不斷的阻擊騷擾著西班牙帝國的商船。
尼德蘭地區叛亂,代表著西班牙帝國會損失掉最大的手工工坊,同樣也會損失到最大、最穩定的稅金來源。
在不遠的將來,西班牙無敵艦隊,將會迎來最大和最恥辱的敗仗,白銀的輸入,將會波動到大明完全無法接受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