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是個絕對不會委屈自己的人,而蘇轍為了讓哥哥不委屈,把自己的攢的錢,都給了哥哥。
“這地方好不好”朱翊鈞走進了繡雪堂,問朱翊镠對這地方的印象。
對奢靡一竅不通的皇帝,并不清楚這些家具的昂貴,也不知道博物架上的那些金石之物,究竟價值幾何,但是一看就很貴就完事了。
他就認識那種紙,高麗貢紙,是朝鮮上貢的貢品,上等佳紙,朱翊鈞平時也很少用的好紙,在偏廳書桌旁堆積,用錦緞蓋著一部分。
“豪奢。”朱翊镠十分確定的說道,作為大明親王,朱翊镠不應這么沒見識,內帑什么寶物沒有,何必為了一個臣子家的擺設,瞠目結舌
但,博古架上的玩意兒,很多朱翊镠都沒見過。
這要怪張居正,張居正隔三差五勸皇帝節儉,皇帝聽從諫言,李太后也不好鋪張,這宮里的家伙什主要是以實用為主,所以王錫爵活的比皇帝奢侈。
“但這里不是個家。”朱翊镠看了半天,還是搖頭,給他住,他寧愿去住哥哥的寶岐司廣寒殿住,也不來這里住,因為這里不像是個家。
朱翊镠見過朱翊鈞在廣寒殿的擺設,書架上的書是打開的,書桌上的農書是寫滿了注解的,鎮紙下壓著昨日未完成的文稿,四處都有活動的痕跡,那才是家,才是私宅,這地方,更像是個給人看的門面。
朱翊镠真的很聰明,置辦豪宅的豪奢之家,其實就是在置辦臉面,這里就不是家,是個臉面,所以陳設過于規矩了。
“王錫爵本來打算把這里當做南黨的會館,就是南衙十四府的學子進京趕考下榻之地,自然要有面子。”郭朝賓解釋了為何這里這么規整,只要是生活,都有生活的痕跡,主人有些習慣,傭奴是一定要適應,這里完全沒有生活的痕跡。
勢要豪右只要在詩會上談及自己在內城有這么一個有山有水,庭宇樓閣的宅子,自然就是跪倒一片。
朱翊鈞走到了琴樓,名字叫大還閣,是王錫爵平日里的音樂室,里面擺滿了琴譜,朱載堉看到了幾把名琴,也是嘖嘖稱奇,這就到了朱載堉的領域,朱載堉挨個介紹了這些琴的來歷。
“皇叔喜歡哪個走的時候就帶走哪個,都喜歡,就都帶走。”朱翊鈞對樂理不感興趣,這些琴在他看來,一文不值,但是在朱載堉這里,價值千金。
“稟陛下,臣的樂器都是臣自己打造的。”朱載堉并不想沾染這些東西。
“啊這樣,皇叔不必客氣。”朱翊鈞覺得朱載堉在客氣,覺得自己最近領了那么多美人回家,圣眷太過于恩厚。
“臣看不上。”朱載堉直截了當,解釋清楚了自己為何不要。
他是狂生,雖然面對皇帝的時候,他狂不起來,實在是皇帝和元輔給他的震撼實在是太大了,沒資格狂妄,但是面對王錫爵這些收藏,朱載堉沒有興趣,這是他的孤傲。
朱載堉的狂傲,就狂傲在最好的琴,是他親手打造的琴
他不用古琴給自己賦予情緒價值,反倒是他,可以給琴賦予情緒價值,這就是朱載堉狂的本錢。
王夭灼這個丫頭,每五天都要給陛下彈奏,可惜的是彈了幾年了,還是沒把藝術細胞給熏陶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