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方面是大明的制度設計,京營造反幾乎就是個偽命題;最最最重要的是,朱翊鈞的勤勉,他每天都要去北土城大營走一遭,操閱軍馬,大明的軍兵知道吃的誰的糧,穿的誰的衣。
這四個方面,讓朱翊鈞讓戚繼光做出了這個決定,此次出兵,沒有總督軍務,放開了打。
伴隨著號炮鉦鼓,朱翊鈞走上了車駕,這次沒人扶著他了,張居正已經致仕了,朱翊鈞每次睹物思人的時候,都只能感慨,張居正真是好狠的心,把偌大個大明,就這樣交給他這個十五歲的孩子,真不怕他這個德涼幼沖的皇帝把大明折騰散架了
他之所以沒有騎馬,是右臂不便。
一如當初,京營的一個步營在李如松的帶領下為陛下開路,而后是戚繼光扛著儀刀坐在白象上,為先導,而后則是冗長的錦衣衛紅盔將軍戍衛左右,車隊緩緩出發,走到了北土城。
他來到了北土城的時候,大軍已經整裝待發。
朱翊鈞站在了大駕玉輅上,看向了大明京營的軍陣,以步營為單位,排列整齊而嚴肅,旌旗招展,在秋風中獵獵作響。
戚繼光下了白象,將儀刀交還給了英國公張溶,自己則走向了中軍大攆,將天子賜下的旌節和斧鉞放在了中軍大攆之上,而后翻身上馬,打馬來到了朱翊鈞的車駕前,高舉手中鉤鐮槍,大聲的喊道“陛下威武”
一身戎裝的朱翊鈞滿是笑意的說道“大明軍威武”
戚繼光再次高舉手中的鉤鐮槍,北土城城墻上的戚字牙旗開始揮舞,陛下威武的呼喊聲開始此起彼伏,從最開始的略顯無序,再到整齊劃一,聲震山河。
朱翊鈞站在風中,走下了大駕玉輅來到了一臺偏廂戰車前,將偏廂戰車上的小旗緩緩展開鋪平,而后推動了車的輪轂,大軍開拔。
將小旗緩緩展開鋪平,取意旗開得勝,為了讓旗子一直處于展開的狀態,這里面有鐵絲固定。
撥動戰車的輪轂,這個出征的禮儀,是周禮,甚至更早之前。
大軍開始出征,而朱翊鈞也到了北土城城墻的五鳳樓之下,目送著大明軍的遠行,人數一過萬就是人山人海,不可計數,十萬大軍的出動,是一個冗長的過程,朱翊鈞帶著潞王朱翊镠站在城樓上,目送大軍的離開。
“之前戚帥就擔心,是不是最后一次出塞征戰的機會,想要軍事冒險,一舉拿下全寧衛,那時候戚帥只有一萬人,而土蠻汗有六萬余人,這是一個軍事冒險,戚帥很想做,但是最后在馬芳的勸諫下,最終沒有這么做。”朱翊鈞對著朱翊镠說著之前的舊事。
“馬芳勸他,說他相信朕,相信先生,先生丁憂致仕了,但是朕還是做到了。”
“镠兒啊,你千萬記住,君子一諾重千金,要么不許諾,要么就踐行諾言。”
朱翊镠十分鄭重的點了點頭,他的心在砰砰的跳動,手都在抖,這是他第一次見到了皇帝的威風。
這種大場面他是第一次看到,皇帝的威嚴在那一聲聲的陛下威武中,展現的淋漓盡致,朝臣們那些畏懼和驚恐的眼神,讓朱翊镠印象深刻,但是這一切都不是沒有代價的,皇帝每日操閱軍馬的辛苦,朱翊镠看在眼里。
威風是真的威風,但那都是用汗,甚至血換來的。
萬歷五年二月的時候,朱翊鈞從馬上摔了下去,在地上滾了兩個圈,歇了整整一個月才能再次上馬,幸好那次馬跑的不快。
atscrittye\text\javascrit\atry{ggauto}catchex{}at\scrita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