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真的打不下去了。
“能在談判桌上解決是最好不過的事兒,可事情往往事與愿違。”譚綸緊了緊自己的對襟大氅,看著茫茫草原,感慨萬千的說道。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九八,可與人言者并無。
“其實有個好辦法,我也好,送到皇宮里的海拉爾也好,生個大明的宗室,草原封王,開啟這王化的第一步,分封,實踐證明,虜王只有反復。”三娘子還是她那個主張,王化,從分封制開始。
大明冊封虜王,最早應該是永樂六年,也先部的首領馬哈木,遣使至明廷貢馬,并請印信封爵,得封金紫光祿大夫、順寧王。
馬哈木的孫子就是也先。
大明在塞外封胡人為王,已經被實踐證明,效果不佳,而且容易反復,這一味藥,藥不對癥,就應該換個方子了。
三娘子思索了片刻說道“其實也沒必要必須是海拉爾,草原明珠所出,王昭君出塞之前也只是個宮女,大明宗室挑挑揀揀,選一個假托海拉爾所生,也就夠了,反正血脈這種事,誰能說得清楚。”
大家都長得差不多,只要是皇室宗親,是不是海拉爾生的,還不是皇帝一句話的事兒之所以要強調海拉爾所出,是為了草原人更加容易接受。
次日的清晨,已經修整完畢的迎歸軍兵、墩臺遠侯、韃靼使團,再次出發,剛剛出發不久,還沒有走到土木堡的時候,探馬奏聞,有一股千人隊的胡虜,在四周游弋,伺機而動。
譚綸行至土木堡沒有逗留,他又不是堡宗,非要在一個沒水的地方,駐陛意決戰,土木堡天變,京營駐扎土木堡的命令是英宗皇帝親自下的,是駐陛意決戰。
譚綸、楊文帶著大軍,加緊趕路,急匆匆的趕往了居庸關,和都是騎卒的草原人在城外決戰,是一種極為愚蠢的做法。
而三娘子則帶著百余騎,找到了這一個千人隊。
這不是馬匪,馬匪沒有這么多的馬匹,而且冬季的馬匪都在山里窩著過冬,顯然,這是韃靼人。
在大明軍入居庸關之前,三娘子一行人回到了大軍之中,譚綸也沒問,三娘子也沒多說,這件事,都當沒有發生。
這一個千人隊,是不甘心的土蠻汗派出的,希望能借機生事,大明和俺答汗的關系恢復,對土蠻汗而言,那就是兩面夾擊。
奈何大明軍軍容整齊,沒有給土蠻汗這個千人隊任何的機會,在三娘子友好的勸說下,千人隊無功而返。
這只是一個小插曲,當大軍順利進入居庸關時,所有人都松了口氣,這十七個人,是具體的個人,也是大明朝的一種象征,是向心力,是保證大明集體利益的符號,也是忠君體國的典范。
這趟差事不容有失。
李佑恭早就帶著一堆人等在居庸關,當進城之后,李佑恭開始宣旨,內容特別簡單,給墩臺遠侯更換了座駕。
譚綸見到了新的座駕,因為它的輪子非常的奇怪,軸承輪轂都是鑄鐵,而這個輪子上有輪胎,從呂宋來的橡膠,除了用于密封之外,還有一些被用來制造了輪胎,并非充氣,而是實心的橡膠,而整個車輪的軸承部分,都涂著鮫油,鯨魚的腦油是一種頂級的潤滑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