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阿買買提看到了一艘五桅過洋船,掛大明的七星旗,還掛著一面銅錢的旗幟,這讓沙阿買買提有些好奇。
“蕭特使,這是什么船”沙阿買買提詢問著大明派往蒙兀兒國的特使蕭崇業。
蕭崇業在萬歷五年前往琉球冊封了琉球國王尚久,這一次,又作為使者,出使蒙兀兒國,為期六個月的時間。
蕭崇業看了看那艘船,想了想說道“銅船。”
“大明很需要銅料嗎”沙阿買買提有些想不明白的問道,大明有大量的白銀輸入,為何還要找銅料呢用五桅過洋船來運銅,可見其重要程度。
蕭崇業簡單的解釋了下,大明的銅料主要用來鑄銅錢,而銅錢一般而言,是給窮民苦力使用的,大明在重視白銀輸入的同時,也非常注重銅料的輸入。
沙阿買買提是貴族,而且是那種真正意義上,殺了下等人不用付出任何代價的貴族,他想不明白大明為何會對銅料如此重視。
負責押運銅料的人是大明呂宋番都指揮使鄧子龍,大明在海外收繳貨款的進程十分穩定,而這一次鄧子龍押運了三百五十萬斤的赤銅,回到了大明,這批赤銅,將會全部用于鑄造萬歷通寶。
鄧子龍回到大明,目的是請皇帝再部署兩艘五桅過洋船到呂宋,用來震懾南洋諸多小國。
本來國姓爺殷正茂要親自回京一趟,但是催收貨款,收回南洋諸多種植園之事,殷正茂一時間走不開,就讓鄧子龍回京來了。
部署在呂宋的五桅過洋船也要回到松江府造船廠,進行一次大的修繕,已經在南洋征戰了四年的五桅過洋船,遍體鱗傷。
鄧子龍在松江府逗留兩日后,啟程入京。
萬歷七年三月二十七日,鄧子龍順利抵達京師會同館驛,在兵部進行了交接之后,鄧子龍在次日見到了皇帝。
朱翊鈞在西苑御書房接見了遠歸的鄧子龍,西苑這個地方,就連一些廷臣都沒進去過,接見的地方不同,代表著親疏遠近的不同。
“將軍一路辛苦,快快免禮。”朱翊鈞扶起了鄧子龍,打量了一下鄧子龍,他是個武將,長得五大三粗,虎背熊腰,一臉的兇悍。
“將軍此番入京來,兩艘五桅過洋船在呂宋的部署,已經下章兵部知道,最遲今年九月,可以到達馬尼拉。”朱翊鈞首先告訴了鄧子龍關于他奏稟之事,廷臣們廷議的結果,大明的五桅過洋船部署安排,是為了保證都大明海疆的安全。
呂宋總督府,是大明第一個海外總督府,朝廷處置是極為謹慎的,即便是國姓正茂真的反了,就是呂宋這兩年帶回來的赤銅,都足夠支付船資了。
“陛下,臣在棉蘭老島聽聞,泰西有變,今年大帆船可能不能如期到港了。”鄧子龍之所以要親自進京,一是為了船,二是為了一個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