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喜歡捷報,尤其是對有決定性戰役的捷報,更加喜歡。
昏君嘛,好大喜功,不是很正常的嗎
朱翊鈞給軍兵們那么多的恩賞,其實不算多,沒錯,即便是已經讓軍兵們感恩戴德,恨不得跟著陛下造反的待遇,在朱翊鈞看來,給的其實還是很少。
就這次海戰,大明的戰果,可不僅僅是幾條船、幾百人的俘虜、幾百人擊殺那么簡單,大明此戰拒敵,果阿總督府的試探失敗,把他的爪子都給剁了,他無論如何都不敢再出馬六甲海峽了。
大明守住了種植園的歸屬權,守住了種植園穩定生產的秩序,萬里海塘這些小國聞訊,就知道那個他們熟悉的大明回來了,大明的商船會更加暢通的穿梭在萬里海塘,而不會被惡意刁難,朱翊鈞作為君國一體的皇帝,收獲極其豐厚,絕對不是十幾萬銀子能買來的。
十幾萬銀子,滿打滿算買三條三桅夾板艦,可這一戰,大明至少打出了數以百萬計、甚至千萬計的利益來。
總督梅內塞斯的判斷是很準確的,大明的支援的確更快。
“給俞帥看看,把捷報給俞帥看看,下章禮部知道,三日后,午門宣讀捷音下章兵部知道,封國姓正茂泗水侯、封張元勛為鷹揚侯,封鄧子龍為石隆伯。”朱翊鈞在月臺上走來走去,而后站穩了腳步,進一步做出的恩賞。
泗水在爪哇、石隆在婆羅洲,鷹揚在舊港,這都是海外封爵,其實和塞外虜王一樣,不值錢,區別在于,塞外虜王,一如馬哈木、脫歡、也先、俺答、土蠻,他們都是胡人,可殷正茂、張元勛、鄧子龍都是漢人。
“去請先生”朱翊鈞大手一揮,又去叫張居正了,一份喜悅分享之后,就是數份喜悅了。
張居正很快就到了西苑,畢竟小鐵路的速度真的很快,他已經收到了捷報,只能說,大明軍兵的勇武和戰績,完全對得起陛下的俸祿。
設身處地的想,之前大明連半餉都保證不了,甚至屢屢欠餉,邊軍們餓著肚子打仗,臨戰,對著天空放三銃,就對的起這個半餉了,沒嘩變,完全稱得上是忠君體國了。
“陛下,捷報并不意外。”張居正看完了捷報,頗為感慨的說道“陛下圣明。”
陛下當初想要觸摸兵權,是小心翼翼的進行,從習武開始,到閱視軍馬、操閱軍馬、從內帑拿銀子恩賞補齊遼東的欠餉開始的,大明的軍事建設由戚繼光負責執行,但陛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戚繼光喊出了每人每年十八兩銀子的待遇,陛下負責實現了這個待遇,即便只有京營如此規格。
“先生,好消息已經看過了,壞消息也來了。”朱翊鈞拿出了另外一份塘報,略顯尷尬的說道。
張居正打開了塘報,先是驚訝,而后眨了眨眼,愣了愣說道“陛下,消息可靠嗎”
“塘報鄧子龍送來的,泰西來的大帆船到棉蘭老島了,現在已經到馬尼拉了。”朱翊鈞摸了摸鼻子。
大明精紡毛呢生意的大崩盤是從泰西大帆船不能如期而至,由流入大明白銀銳減引發的恐慌開始的,結果現在這盤子也砸了,精紡毛呢的生意也轟然倒塌,該跳河的也跳了河,現在大帆船如期到港。
這不是胡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