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這一步,還不算完。
這次的爭議,以陛下再次張榜說下個月有五十條三桅夾板艦拉下帷幕之后,萬士和與一部分遮奢戶們達成了一致,這部分遮奢戶們十分明確的表示自己根本不敢罵陛下,都是這些筆正們自己干的
萬士和真的與這些遮奢戶們細細的對了一下賬,把陛下比作石敬瑭這事兒,還真的是筆正們自己干的。
大明有一套蠻不講理的玩法,是非刑之正,就是大明律之外的王法,像陛下這樣牢牢握著軍權的皇帝,看哪家不順眼,可以直接動用非刑之正,讓緹騎扣個謀反的罪名,直接抄家。
遮奢戶們頂多也就是私下抱怨兩句,誰吃撐了閑的沒事干,才去觸皇帝的霉頭不要命了自己不要命,九族的命也不要了嗎到時候祠堂里,全都是陛下刻的石碑,連祖宗都頂不住。
賤儒們就敢,他們有名氣才有價值,大明的廷杖,都能被他們變成博名利的工具,為了博譽于一時,還有什么賤儒們不敢干的罵皇帝而已,自洪武年間開始,大明罵皇帝的一茬接著一茬,從來沒有斷絕過。
筆正們也不完全受勢要豪右們控制,經過此事之后,遮奢戶們都很默契的降低了對詩社的支持。
這批賤儒,在這種默契之下,被送到了西山煤局,王崇古貼心的給這些吃撐了沒事干的賤儒們,安排了為期五年不是那么危險,但是非常勞累的工作抬煤。
煤從煤窯里出來,不是結束,而是開始,需要選煤,需要洗煤,部分質量比較好的煤還要燒焦,這都需要把煤抬來抬去,這個活兒非常辛苦,這些個手無縛雞之力的筆正們,可以足足享受五年的福報。
這一切不顯山不露水,就把事兒辦得體面得體且穩妥。
萬士和在洗地一事上,再次展現了自己的專業性。
成化元年,內帑太監林繡盤賬,給剛登基的憲宗皇帝算賬,就把永樂二十二年留存的七十二萬兩黃金和一千二百萬兩白銀的事說給了憲宗皇帝,那本氣人經,也是林繡寫的,奈何只有一個名字,內容散佚了,著實可惜。求月票,嗷嗚
本章完
atbaatba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