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到了果阿總督府后,二十多年不曾洗過一次澡,他是個虔誠的信徒,或者說是狂信徒,當殿不跪,是魯伊的謀劃,他要讓陛下見識到果阿總督府的勇氣,狂信徒做事,是不講邏輯的。
魯伊跌跌撞撞的走,兩名緹騎喬裝打扮,跟在魯伊身后看戲,然后把每天的熱鬧,寫成奏疏,把快樂分享給陛下。
魯伊是不會餓死的,在餓的頭暈眼花的時候,總是會有些食物出現在他的面前,這當然不是主的恩賜,也不是大自然的饋贈,是兩名緹騎給魯伊的飯,大都是糠窩子,難以下咽的同時,還不管飽,可是魯伊每次都只感謝他的主,不感謝不讓他餓死的緹騎。
魯伊在大明京師足足逗留了七日,都沒找到出城的路,他發現自己迷路了,來時的路,根本不知道如何出去。
鴻臚寺的官員再次出現在了魯伊的面前,因為魯伊逗留的期限到了,鴻臚寺的官員,將魯伊帶出了城,帶到了天津衛,到了碼頭,鴻臚寺的官員離開了。
可是魯伊又犯了難,他沒船,確切的說,因為戰爭的影響,大明現在沒有船到馬六甲城,除了大明的官船要前往蒙兀兒國官貿,再沒有了船只前往馬六甲城。
魯伊在天津衛的碼頭,差點餓死的情況下,交了二十兩銀子,上了一艘畫舫,前往了松江府。
到了松江府,魯伊的語言關終于克復了,是因為松江府有通事,他花了五兩銀子雇了一個通事,讓通事幫忙尋找前往馬六甲的船,但是一無所獲。
大明的官船不是那么好上的,蒙兀兒國和果阿總督府惡劣的關系,蒙兀兒國回航的五艘五桅過洋船,根本不帶任何的紅毛番,蓬頭垢面的魯伊,徹底陷入了絕望。
他身上最后三兩銀子,被人給騙走了,說是可以帶他回到馬六甲海峽,但是那人拿了銀子之后,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馬六甲海峽在打仗,本來商舶的航運還算正常,梅內塞斯扣了大明的商舶,事情一下子變得復雜了起來,戰爭已經蔓延到了商舶的頭上,此時的馬六甲海峽,已經變成了極度危險的地方,商舶們都在想辦法繞開馬六甲海峽,但收效甚微。
魯伊真的絕望了,他的主似乎忘記了他,連飯都沒有了。
饑寒交迫中,魯伊似乎看到了他的主,沒錯和給他送飯的主打扮是一樣的,只不過這次他的主沒有在送飯之后離開,而是等待著魯伊吃完了飯。
來給魯伊送飯的自然是南衙的緹帥,稽稅院院正,駱思恭他爹駱秉良。
“大明皇帝讓你死,你活不到第二天,大明皇帝不讓你死,你在大明的領土上就死不了。”駱秉良等著魯伊狼吞虎咽得吃了飯,才冷冰冰的留下一句話。
陛下在皇極殿上寬宥了魯伊的冒犯,那魯伊就不會死在大明的領土上,在北衙時候是北衙的緹騎,在南衙是南鎮撫司的緹帥,駱秉良將一塊信牌,扔到了魯伊的身上,才繼續說道“明天早上,到港口坐船,大明到蒙兀兒國的官船明日起航,誤了時辰,就游回去吧”
駱秉良知道魯伊聽不懂漢話,這段他是用拉丁語說的,這就是個瘟神,趕緊送走便是。
魯伊流著淚吃完了駱秉良送來的飯菜,不算豐盛,但菜里有油,魯伊流淚的原因并不是這飯有多好吃,而是他心心念念的主,并不是主,而是大明皇帝在人世間的行走緹騎。
一直都是緹騎在送飯,并沒有神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