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罐頭,尤其是鐵渾甲這種玩意兒,得用火器。
足利義昭一言不發,他這個時候的立場已經是大明混吃等死的倭國國王了,過去的榮辱和他已經沒有了關系,大明藩禁高懸,足利義昭對國事沒有任何干預的權力,所以他現在只能看著高橋統虎戰敗。
甚至有些幸災樂禍,這種心態,源于他多年被架空,顛沛流離四處求告無門,看這幫癟犢子吃癟,也是他的樂趣之一。
高橋統虎面色猶豫,坐在了地上,摘下了盔甲,高橋統虎打算光榮赴義,也就是切腹自殺了。
這種切腹要把內臟去除,因為太過于疼痛、除去內臟過于麻煩,故此往往都有一位介錯人,當刀入腹之后,介錯人將對方的腦袋砍下來,算是完成光榮赴義的過程。
朱翊鈞看著這一幕也不制止,他第一次這么近距離的觀摩倭國的光榮赴義。
場面一時間尬住了,高橋統虎的教育告訴他,既然沒做到就要去死,但他腹部傳來的劇痛告訴他,切腹真的很疼,比熊廷弼那一膝蓋要疼的多的多。
他有點不敢,他只是來揚名的,按照那些大名們的說法,大明朝只會派出年紀相當的對手跟他打。
大明的確派出了年紀相當的人,但把他摁在地上摩擦。
猶豫再三,高橋統虎放下了手中的短刀,他最終還是沒有下定決心,他給自己找了個理由,在大明敗了不丟人,輸給大明人那不是理所當然大明是天朝上國
倭人和大明的沖突中,總是以大明勝利而告終,敗給天朝上國,沒有丟人到要光榮赴義的地步。
這個理由如此的不充分,又如此的合理。
朱翊鈞略顯失望的站了起來,看著高橋統虎,想了想說道“你去把織田信長的腦袋摘下來,證明自己的勇武,洗刷今日的恥辱吧。”
朱翊鈞離開了,按照一騎討的規則,朱翊鈞有權處置戰俘,但他并沒有處置高橋統虎,這廝才十四歲,按照大明律,哪怕是謀反大罪,就是族誅,也不誅十五歲以下,和草原車輪以下不殺,殊途同歸。
“我一定要做倭國最強的那個人”高橋統虎在皇帝離開時,對著皇帝的背影,大聲吼道,打不過大明人,還打不過倭人嗎高橋統虎的思路有些怪異,不對但沒錯。
熊廷弼從潞王府離開后,并沒有搬到離宮,而是搬到了全楚會館,這都是皇帝的安排,朱翊鈞讓張居正拿出一個全楚會館的腰牌,從今以后,熊廷弼成為了張居正的門下。
朱翊鈞此舉,主要是為了讓這個十一歲的孩子好好讀書,熊廷弼要一邊習武,一邊讀書。
立花訚千代最終成為了浣洗婢,就是給宮里貴人洗衣服的婢女。
朱翊鈞實在是對這個十二歲的小丫頭片子,沒有絲毫的興趣,就是個豆芽菜,朱翊镠覺得不夠體貼,確實不體貼,身段還沒長成,過于青澀,還有立花訚千代那個高傲清冷的氣質,朱翊鈞也不喜歡,先讓她在浣洗局體驗民間疾苦和人心險惡。
若是皇帝日后想起來,就想起來了,想不起來,就沒有日后了。
在這種事兒,朱翊鈞一向十分隨緣,比如之前已經確定入宮、渾身上下寫滿了家宅不寧的冉姓女子,朱翊鈞也只是封了個嬪,王夭灼的肚子越來越大,好不容易有的空閑時間,朱翊鈞也在陪著王夭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