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娘子坐直了身子說道“陛下,其實騰格里、撐犁、長生天,翻譯成大明的話,其實就是乾坤的乾,就是天,老天爺的天,不是個人變成了神,而是一種規則,天蒼蒼野茫茫,游牧的草原人面對自然的敬畏和信仰。”
“最高的騰格里天神,住在天山上最高的神,是蒙客騰格里。”
最后一句是三娘子唱出來的,是草原祭祀禱告的一句話,是成吉思汗之后出現的。
“忠順夫人突然說到這個是何意”朱翊鈞有些疑惑的問道,這聊做買賣的事兒,怎么扯到長生天這三個字上去了。
三娘子沒有回答皇帝的問題,而是繼續說道“成吉思汗征伐泰亦赤兀部時候,登上了高地,鋪好了馬鞍,把金腰帶掛在脖子上,合掌禱告說我作為可汗,不是因為我有強健的體魄,而是我順應天命;我作為可汗,不是因為我有超人的智慧,而是我依賴天恩祖德;我可以掃平仇敵,是蒼天的眷顧;賴長生天之贊力,得天地之幫助。”
“陛下發現了嗎”
“發現了什么”朱翊鈞根本沒聽明白三娘子在講什么東西,這東扯西扯的到底在說些什么。
三娘子這才開口說道“草原其實和中原信奉的都是天,不是具體的人,不是人變成了神,也不是教義,而是一種天命之下的規則,這和佛家、泰西的景教、回回的買買提,是不一樣的,草原、中原的信仰和別的地方不同。”
泰西的教派信奉的是耶叔,佛家的如來佛祖是悉達多喬達摩,回回的是先知買買提,這和草原的長生天、中原的老天爺,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別的信仰,都是存在過的人。
如果按照宗教的基本規律,成吉思汗取得那樣的成就,草原應該信奉成吉思汗才對,但草原的共識仍然認為成吉思汗是人間的王,而不是天上的神,所以信仰還是長生天,或者說,老天爺。
“史記說,匈奴是華夏苗裔,應當是有道理的,陛下趕緊進攻吧,吊民伐罪,把土蠻汗和俺答汗這兩個虜王,趕緊抓到京師來斬首示眾吧”這就是三娘子談到長生天實際上就是老天爺的根本目的,都是一家人,作為四海一統之大君,作為皇帝陛下,趕緊王化草原
她在催促皇帝趕緊武力征服,加上政治、文化、經濟的羈縻,讓草原人安安穩穩的放羊,過幾天安生日子。
朱翊鈞聽明白了三娘子到底在講什么,點頭說道“大明騎兵只有萬余,力有未逮,朕只能說盡快吧。”
“那妾身就在歸化城洗干凈等陛下俘虜妾身哦”三娘子站起身來,結束了這次的奏對,反正偏殿召見,除了宮女就是宦官,她也不嫌丟人,本該寫起居注的中書舍人,總是在入廁。
“凈胡說。”朱翊鈞揮了揮手,又囑咐了馮保幾句,三娘子要在京師過年,不必安排在四夷館,安排在會同館驛就是。
三娘子站在文華殿前,看著漫天的大雪,這場雪很大,她知道今年仍要在京師過年了,她真的好好研究過長生天的具體含義,長生天是無形的、存在于萬事萬物、時間和空間的規則,和中原的天命觀是一個東西。
她回頭看一眼皇帝,知道自己離久居大明的時間不遠了。
對于三娘子期望發生的事兒,朱翊鈞只能說,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
朱翊鈞是個重信守諾的人,這一點,是大明內外人人周知之事,但到了現在,朱翊鈞有一件事,仍然沒有兌現,就是當初答應過譚綸收復大寧衛和河套之地,這個承諾只實現了一半,還有一半未曾實現。
承諾不兌現,朱翊鈞也是如鯁在喉,但現在大明的騎兵仍然沒有足夠的機動力征伐草原,萬歷七年第一次廷議,張居正就說,今年新政的主要方向,還是富國強兵,強兵是擴大海防巡檢的數量和組建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