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務正業正文卷第三百九十四章老奴酋的七宗罪努爾哈赤入京朝貢的資格,需要努爾哈赤自己去爭取,而且還要窮盡一切手段,因為對于此時關外的諸多部族而言,做大明的狗,就是最大的榮幸,不像有的野狗跑來跑去,不知道主人是誰。
對于此時的關外諸多部族,對于朝鮮、琉球、安南、暹羅、老撾、錫蘭等等諸國,這不是一句玩笑,而是現實。
如果努爾哈赤這次順利朝貢歸來,就會得到莫大的好處。
首先是名望,踩著巴圖魯的名頭,獲得了朝貢的資格;其次是利益,用一些馬匹、人參、鹿茸等物,換取許多許多的賞賜,如果能夠獲得貢市邊貿的資格,那就再好不過了;最后狐假虎威,我在大明有人,也是一種威懾其他部族的軟實力,如果能獲得大明的冊封,就會名正言順。
這都是努爾哈赤想要的好處。
三娘子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她能夠把俺答汗架空,的確是北虜內部和解派的力量的支持和體現,何嘗不是得益于來自大明的支持沒有大明的支持,北虜內部和解勢力,也要觀望。
努爾哈赤一共會經歷三次朝貢,他這三次朝貢,每一次都收獲巨大,而這三次朝貢他也見識到了大明的鼎盛、衰弱和糜爛,最終讓他下定了決心反明。
大明在張居正死后,開始快速衰弱,到了萬歷末年,已經不是一句糜爛可以去形容了。
努爾哈赤的軍事天賦并不耀眼,絕對不如李成梁、熊廷弼、戚繼光之流,連賀世賢這個名不見經傳的遼東總兵,都能摁著努爾哈赤的頭吊打他,努爾哈赤的成功,在絕大多數的時候,都是因為大明的配合實在太好了。
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
朱翊鈞并不想辯論努爾哈赤的成功是因為什么,他從來到大明開始,一直在等,等努爾哈赤上鉤的那一天,只要努爾哈赤只要踏入大明的領土,就會被他這個皇帝,送進解刳院里,讓努爾哈赤見證一下,權力的小小任性。
不是努爾哈赤踏入京師,而是努爾哈赤踏入大明的領土,他從踏上朝貢之路的時候,命運的結局已經注定。
如果仔細留心,就會發現朱翊鈞對外使真的很好。
三娘子和大明皇帝的緋聞,在坊間愈演愈烈,當事人并沒有辟謠;土蠻汗甚至放心讓自己最成才的兒子布延來往大明;黎牙實得到了優待,甚至成婚也得到了大明皇帝的祝福,雖然黎牙實遇人不淑;安東尼奧獲得了大明皇帝的海量投資,當然大明也得到了豐厚的回報;迭戈德出言不遜,也只是被揍了一頓;魯伊德殿內咆哮,僅僅是驅逐;
這是基于大明海陸并舉開拓戰略需要,才會如此優待,同樣,也是朱翊鈞設下的圈套。
這一事實造成了努爾哈赤從來沒想過,入大明朝貢會是如此危險的一件事。
朱翊鈞設想過自己和努爾哈赤的若干個結局,其中有三個主要方向。
第一個就是任由努爾哈赤在關外,拿著十三副盔甲,踩著臭魚爛蝦耀武揚威,整合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勢力和大明決戰,大明獲勝,將努爾哈赤送進解刳院;
第二個則是大明不斷振武,傾盡全力的對遼東方向開拓,將努爾哈赤扼殺在搖籃之中,將他俘虜,送到解刳院內;
第三個就是努爾哈赤按照既定歷史,進入大明朝貢,這就來到了朱翊鈞的主場,朱翊鈞發揮自己皇權的絕對優勢,將其送進解刳院內。
朱翊鈞都在做,包括對外使的部分優厚待遇,也是朱翊鈞故意留下的圈套,也是計劃的一部分,對外使的部分優厚待遇,就是釣魚必要放出的魚餌,將努爾哈赤這條魚釣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