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務正業正文卷第三百九十六章俺答汗是個筐,什么都往里面裝朱翊鈞正在把見外官百姓這一個祖宗成法,變成一個收集民意的制度,作為制度的制定者和推動者,朱翊鈞都希望得到張居正的認可和支持,張居正選擇了鼎力支持,阻塞言路、蒙蔽圣聽這八個字的罪名實在是太大了。
皇極門接見外官百姓,在三天的盛會中緩緩落下帷幕,朱翊鈞得到了一千多份的奏疏,皇帝的秘書處司禮監將這些奏疏按照地域和類別進行了分門別類的整理,從問題出現的頻率和內容上,朱翊鈞在看完這些奏疏后,抓住了各地方的主要矛盾。
又是一年春來到,光禿禿的樹枝開始發芽,路邊的積雪在悄無聲息的融化,結冰的河面還是緩緩解凍,在熱情洋溢的鞭炮聲中,除夕如期而至。
下午的時候,朱翊鈞在離宮的正殿接見了大明的文武百官,接受了他們的恭賀,這是拜年。
一直到月上柳梢頭,朝臣們的拜年才算是正式結束,朱翊鈞換了一身常服,開始準備守歲的事兒,過年守歲,歡聚酣飲,離宮的守歲也還算熱鬧,有百藝入宮賀歲,還不算無聊,陳太后喜歡聽戲,今年的戲班子唱的是打徐階的最后一段,徐階伏法。
這也是萬士和萬太宰寫的唱段,起轉承合,倒是引人入勝,改編不是胡編,萬士和基本遵循了事實進行了一番二次創作,最后又加入了一段天哭的場景,讓整個故事變得更加完整。
天哭,哭的不是徐階含冤而死,徐階冤不冤,整個大明都非常清楚,天哭哭的是徐階為何現在才死。
賞錢,也有,不過都是統一的一百文,人人都有,和隆慶年間動輒幾十兩銀子的恩賞,完全不能相提并論,大明的皇帝的吝嗇,藝人們最是清楚不過了。
子夜時分,鞭炮齊鳴,守歲至此結束,第二天皇帝還要去太廟祭祖,宮里和文武百官的守歲,不會過子夜。
次日的清晨,朱翊鈞帶著朱翊镠去了太廟,太廟祭祖,也是朱翊鈞每年跟列祖列宗做述職報告的時候。
朱翊鈞點好了香,開口說道“今年沒干什么大事,總結而言,便是富國強兵,富國,今歲清丈大明常田784萬頃,歲入兩千多萬石,強兵,從蒙兀兒國弄了不少的戰馬,現在有三個騎營,共計萬余人,海防巡檢大量擴編增至一千二百處,海防巡檢一千四百名,一司浪里白條十到五十人,以稽私領賞為主。”
“俞帥走了,朕把他安葬在了西山陵園,俞帥這一輩子都在平倭,朕打算日后讓俞帥配享朕的皇陵祭祀。”
“朕抽空把徐階給殺了,把努爾哈赤送到了解刳院里。”
“再沒有其他事兒了。”
萬歷七年是比較平靜的一年,既沒有張四維族誅、孔府轟然倒塌,也沒有朱翊鈞大婚,殺徐階和殺努爾哈赤,都算不上什么大事。
朱翊鈞比較貪心,把俞大猷的配享,放到了自己這邊,按理說應該配享道爺,畢竟俞大猷能夠功成名就,是道爺環召之恩,但,誰讓朱翊鈞現在是皇帝呢
萬歷八年新年的第三天,大明皇后臨產在即,雖然皇帝和兩宮太后都坐的很穩,但緊握扶手略顯蒼白的手,還是顯示他們的心并不像表面那么平靜,顯然是非常緊張。
這第一胎最是危險,尤其是足月,懷胎十月,嬰兒偏大,而且臨產時穩婆說有些胎位不正,這讓皇帝格外的緊張。
“哇哇”隨著響亮的啼哭聲,大明皇帝的第一個孩子順利呱呱落地。
“恭喜陛下,母子平安,喜得龍子,七斤六兩”一個宮婢第一個出來報喜。
朱翊鈞本來緊張至極的臉色,立刻變得輕松了起來,長松了一口氣,靠在椅背上,喘了幾口粗氣,他才站了起來,滿臉笑容的說道“好好好通通有賞”
朱翊鈞用真金白銀表示了自己的喜悅,離宮上下宮婢都撈到了十兩銀子的賞錢,報喜的宮婢領了二十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