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望族都可以信心十足的大喊一聲優勢在我
王謙到了地方,跟巡撫王廷瞻大吵了一架,而后立刻宴請四方,廣邀遮奢戶們玩樂,自然得到了所有人的響應,你王廷瞻一心一意要推行朝廷的苛政,期盼著朝廷給你更多的支持,朝廷的支援來了,是一個下地方鍍金的公子哥,這些個望族到華陽府學來吃席,未嘗不是來看王廷瞻的熱鬧。
天府之國,沃野千里,田肥美,民殷富,蓄積饒多。
但王謙到成都府,入蜀地所見所聞,一路沿途盡白骨森森,見了好多道死路旁的尸骨,地方豪強強征暴斂,所見到的百姓都在饑餓和死亡線上苦苦掙扎,所見之民,皆是衣不遮體,食不果腹,沃野千里,的確是沃野,可全都是雜草叢生,耕地被荒廢,饑荒橫陳于眼前。
離開了京師首善之地的王謙,終于第一次直面人間慘狀。
王謙知道一個詞叫路倒,就是人餓暈了,走著走著,忽然軟倒在地,而后再也不曾站起,入蜀之后,王謙親眼目睹了幾次。
他終于第一次徹底理解了為何陛下對張居正毫無保留的支持。
清丈還田,只有四個字,卻是生民唯一生機所在,也是大明求存圖強的唯一契機所在。
耕地被荒廢的原因極為復雜,是兼并,是苛捐雜稅、是詭寄逃稅、是層層攤派,是百姓的苦不堪言,更是大明的岌岌可危。
王謙從白馬關入蜀地之后,見到了一個名叫勝華村的村落,這個村落里,沒有一個男人,全都是婦孺,細細探問之后,王謙才從緹騎千戶口中得知原因,地方縣堂打著征勞役之名,將壯丁聚攏為望族耕種,男丁全都逃往了山里,落草為寇。
萬歷八年八月十五,中秋節,天上明月高掛,成都府內皆是祥和氣氛,成都為整個西南最大的都會,素來繁華,明月灑下了一層層的銀白,灑在了錯落有致的街道上,商鋪鱗次櫛比,高車大馬在街道上川流不息,向著華陽學府云集而去。
王謙站在學府的高閣之上,看著一輛輛的車駕,駛入了學府之內,露出了一個溫和的笑容。
“那就是新都楊氏的楊寧仁”王謙看向了一個人影,楊家的馬車到了,楊寧仁親自來了,頗有排場。
趙千戶點頭說道“是,新都楊氏在成都府內有豪宅四座,其中最大一處位于清源門內正府街北側,約四十畝,層樓復閣,蕩摩乎半空,府中有樂伎二百三十四人,人人俱綺彀畫容,歌舞通宵達旦,倡優艷美,娥媌靡曼,裙聯袂屬,楊寧仁身邊那女子,就是府中當家花旦,叫做羅香仙。”
新都楊氏在成都府有鋪面十七處,奇物異產,無所不包,還有酒樓三座,是蜀中最大的酒樓也是蜀中美酒集散所在,楊寧仁有家丁二百,這是楊宅內的家仆,城中有走狗太和會,是一個幫派,人數超過了三千,府衙衙役文書中有近千余人,都是楊氏走狗。
蜀王府不管嗎藩禁在,蜀王府連出王府的門,都要跟皇帝申請,而且往往得不到批復和回應。
王謙打量了下當家花旦羅香仙,搖了搖頭,不過如此,永升毛呢官廠有個美娘子,叫劉七娘,曾經是毛呢官廠還未興盛前,燕興樓的當家花魁,那模樣,王謙見多了美人,都想多看幾眼,但他從來沒看過,因為那是陛下的人,整個官廠大大小小,都很清楚。
馮保送到官廠安置的人,無論是有沒有關系,都當有關系就是了。
在王謙眼中,這羅香仙美則美,但遠不如當初還在燕興樓的劉七娘,更不如現在的劉七娘了,劉七娘做了織娘后,雖然不施粉黛,但少了很多的風塵氣,多了出塵的味道,還有書卷氣,在官廠匠人女校織院里教書的劉七娘,有幾分儒雅。
這羅香仙,風塵氣太重。
大幕拉開,所有人落座之后,臺上的燈火通明,數個美人坐在臺上,每人手里都拿著一件樂器,為首的女子,手里拿著二胡,這是江南名家,是王謙借松江孫氏的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