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繼光的這一成敗率,就是來自于身后陰影里的劍。
彼時朝中有佞臣,今日朝中也有佞臣,彼時朝中有秦檜,此時朝中有晉黨黨魁王崇古。
晉黨,西北邊方的貿易是他們的根基,大明對北虜的徹底王化,勢必動搖到他們的根基,而王崇古本身就是僭越臣子,他的外甥張四維令王景龍刺王殺駕,甚至大火焚宮。
王崇古的確在大力清黨,但誰知道是不是王崇古故意斷臂來蒙蔽圣上,好在關鍵時刻,做出動作
扛著尊主上威福之權的大旗干著僭越之事,自古都不是稀奇之事。
彼時岳飛只有八千背嵬軍嫡系,而戚繼光的真正嫡系,也不過初建京營的萬余人,彼時岳飛有功高震主的嫌疑,此時的戚繼光也有這個嫌疑,皇帝開玩笑說不加公爵,張居正居然嚴肅的認為不能加。
陛下的確是位明君英主,但是,在紹興十年,十二道金牌之前,誰人不認為數次北伐的宋高宗,不是英明的君主
戚繼光覺得自己會敗,是綜合了朝中風力驟變、大明皇帝不放心大軍在外胡亂指揮、俺答汗突然爆發小宇宙、戰場局勢千變萬化、雨季將至等等方面,最終得到了一成的敗率,如此種種劣勢綜合疊加之下也只有一成敗率。
被朱翊鈞用近千萬銀武裝起來的京營,實力太強太強了。
戚繼光并不知道,他在前線打仗,對京師剛剛刮起的妖風并不清楚,事情沒有向他想象的那個方向滑落。
王崇古一道請均田役疏,把自己徹底架到了火架上
晉黨真的很大,王崇古本人沒有想做秦檜的想法,但架不住下面的人利益過于復雜,所以王崇古上那本奏疏,就是在疊甲,萬一出了什么幺蛾子的事兒,希望皇帝看在他為大明奔波了數年的份上,饒家里孩子一命。
王謙也就是個紈绔,孫子們也都還小。
王崇古現在的權力,主要是來自于皇帝的圣眷,家里潑天的財富,主要來自于陛下重信守諾的分紅,王崇古一定程度上擺脫了晉黨對他的推力和束縛,如果簡練一些說,那就是王崇古在造晉黨的反。
晉黨的集體意志,并不能完全左右王崇古的決策了。
如果戚繼光知道王崇古搞出了那么大的軒然大波,會把勝率再往上提高,大明京營的勝率將會提升到九成九,俺答汗最后一次可乘之機,就是雨季提前到來。
戚繼光一直擔心朝中有變動,他這輩子吃的委屈,比朱翊鈞吃的鹽還要多,他早就習慣了,如果自己真的和岳飛一樣,被急令撤兵,甚至和岳飛一樣,被拉肋而死,他也無怨無悔。
這輩子夠本了呢,出塞作戰都六次了。
戚繼光的練兵之法,其實大部分都是照抄的岳家軍神武后軍練兵之法,江湖傳言,他戚繼光得到了岳飛的兵書,甚至傳的有鼻子有眼,那本秘籍叫武穆遺書,岳飛謚號為武穆。
愚忠嗎戚繼光不這么認為。
足夠了,陛下真的兌現了承諾,金戈鐵馬,他也在慢慢老去,一展自己生平抱負。
他等到大軍向著板升方向開拔的時候,收到了朱翊鈞的親筆書信,花押是朱中興。
收到書信的那一刻,戚繼光的手都在抖,他在怕,怕里面是讓他班師的信,關心則亂,如果真的是班師,那就該是圣旨,而不是書信,這書信是私人的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