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不該殺湯克寬啊。”董狐貍躺在草原上,那些草木就像是敵人一樣,讓他無法入睡,悔意再次蒙上心頭,后悔已經說了無數次,但沒有后悔藥可以吃。
大明是很記仇的,打贏了一筆帶過,什么時候誰帶領著多少人在哪里打贏了敵人,獲得怎么樣的戰功,打輸了,那就是寫不完,大明的筆桿子們就開始自己的表演,分析為何會輸,怎么贏回來,敵人到底多少規模,分析的奏疏論斤稱,寫到史記里也是長篇累牘。
打贏了應該,打輸了記在小本本上。
董狐貍真的兩天兩夜沒合眼,一直在跑,李如松則是睡了兩個時辰加一個時辰,他也不是鐵打的,睡之前,他會弄一碗炒面粉,倒水里隨便攪一下直接灌到嘴里,啃一個光餅,再喝一袋水。
李如松之所以要追著董狐貍不放,兩天兩夜都不肯放過,還要繼續追擊。是因為戚繼光有一次提到了他對湯克寬的愧疚。
湯克寬的死,是不遵戚繼光的將令,自己出擊而死,但戚繼光覺得有自己的原因,他是大將軍,指揮大兵團作戰,本來應該考慮到戰場的復雜。
湯克寬死了,他的兒子無法繼承湯克寬世襲的指揮同知正四品武官成了白衣,戚繼光有想過如果有機會,一定要殺了董狐貍,讓湯克寬的兒孫能繼續世襲指揮同知,不領兵也能領份兒俸祿。
李如松有了機會,自然不會錯過。
董狐貍的蹤跡被找到,李如松再次出發,本就不遠,不到十里地,只用了一刻鐘的時間,李如松就找到了董狐貍,完全疲憊的董狐貍眼皮在打架,就聽到了馬蹄聲。
馬蹄聲來自于四面八方,他被包圍了。
“董狐貍束手就擒”李如松的怒喝聲在百步之外響起,箭矢潑向了董狐貍三百人結成的圓陣之中。
董狐貍和他僅剩下的三百人,完全沒有什么作戰能力和抵抗意志,兩刻鐘后,不是被殺就是被擒。
董狐貍氣喘吁吁的躺在地上,順著眼前的狼牙棒,抬頭看著馬上的李如松,反而露出了個輕松和解脫的神情,他累了,真的累了,這瘋子根本甩不開,被俘反倒是能過一兩個月的安穩日子,押解京師才會被斬首,但是繼續跑下去,他的部下一定會砍了他的腦袋作為投名狀,投降大明換取賞錢。
打,打不過,跑,跑不掉。
李如松的翁觀山之戰,全殲了董狐貍所部的五千余人,殺敵四千三百余級,騎營陣亡人數只有十七人,一戰生擒了董狐貍,威震草原
板升城潰營比之前還要嚴重,俺答汗的五個萬戶,五個萬人隊逃兵超過了近五千,士氣已經完全跌落了谷底,戚繼光率領本部軍兵已經來到了板升城十里外扎營,大軍開始圍城。
俺答汗沒有出城決戰,因為李如松帶領的騎營還在武川駐扎,一旦出城,就是前后夾擊的劣勢。
戚繼光并沒有下令攻城,而是開始宣告,俺答汗的人頭價值一千兩,萬戶人頭五百兩,千戶人頭一百兩,只要拿到就可以到大明軍來領賞,為期十日,十日后,大明軍就要破城。
戚繼光不是威脅,他將火炮依次擺開,開始了每日三次的炮轟。
第三日,板升的城墻已經被徹底打爛了,此番前來京營的近萬門火炮,五十萬斤火藥的傾瀉之下,板升一座圍不過三十里的城池,根本扛不住這樣的火炮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