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得稅的邏輯在哪里
大明遮奢戶享受了大明整體環境的便利,豐富而充足的勞動力、完善的產業鏈、寬松的營商環境、還有至關重要的安全,大明的七星旗在海上,在馬六甲海峽之內,比火炮還要管用,這些個便利,有利于白銀的獲得、資產增殖和利息獲得。
在享受了便利之后,將所有的資產換成了白銀這種一般等價物,果斷出海,帶走大明百姓的血汗錢的同時,躲避大明的稅賦,甚至,調轉槍頭將這些白銀用于豢養亡命、倭寇、紅毛番,劫掠大明的商舶,甚至直接襲擊大明沿海地區。
這不是王國光在危言聳聽,嘉靖年間的倭患禍亂東南,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更加直白些說就是放下碗砸鍋。
王國光提出了利得稅,就是基于這個邏輯,防患于未然,站在大明朝廷,大明皇帝的立場上,他特么的都不當大明人了,才收他一半資產
“利得稅的征收一定會引起普遍的反對,甚至掀起一股朝中有佞臣的風力來。”王國光十分確信的說道。東南倭患,很有可能再次出現。
朱翊鈞擺手說道“不不不,我們不能因噎廢食,稽稅從頭到尾都是一場戰爭,只不過是烈度高低的區別,利得稅可以有效避免愛卿所言顧慮,理當推行,我們應該討論一下如何實現。”
“對于任何離開大明腹地的白銀,統一征收50的稅賦,只針對白銀。”張學顏講解了自己的思路,對所有離開的白銀進行稽稅,就是戶部給出的辦法,這年頭,資產登記制度與評估根本無法做到,而一般等價物的白銀,簡單而直接。
朱翊鈞搖頭說道“那朕要是遮奢戶,一定會把白銀換成商品,帶出國外,無論是絲綢,還是瓷器、茶葉,都是暢銷之物,不怕無法變現,這和我們的初衷背道而馳。”
“這就是我們的目的。”王國光立刻回答道。
“容朕緩思。”朱翊鈞一愣,隨即完全了然了王國光的意思,想要逃亡海外,享受無限自由的遮奢戶們,將資產變賣為白銀,而后用白銀購買大明商品,變相的促進了大明的資產增殖,促進了產業的發展和工農人口的增長。
朝廷不是無所不能的,去登記資產,去評估,去對每件貨物溯源,這個年代根本沒法做到,支付再大的行政成本,都是做不到的事兒。
解決白銀浪費的核心辦法,就是資產增殖,而利得稅只是手段之一。
這里面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大明必須要擁有絕對的商品優勢,那么遮奢戶帶著貨物出海后,換到了白銀,就必須將白銀帶回大明流轉,因為在當下世界,只有大明可以充足且有充分附加利益的商品。
這才能形成閉環。
“再加一個赤銅。”朱翊鈞稍加思索,決定加上一項,除了白銀還有赤銅,大明真的太缺銅了。
朱翊鈞看著兩位司徒開口說道“徐九皋在秘魯總督區利馬見到了一種怪象,明明是壓印好的西班牙西班牙的里亞爾銀幣,經常被切成2塊、4塊、8塊來找零錢,而且那個地方的貨幣是個大雜燴,散碎的銀子、里亞爾銀幣、殖民地政府發放的寶鈔,甚至是煙草公司的收據,都是貨幣。”
“所以,海外是有廣泛的小額貨幣需求,他們把兩錢重的銅錢帶出去,也能換到足夠的財富。”
“如果遮奢戶們愿意攜帶寶鈔出海的,他們要多少,朕可以給他們印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