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宋總督府的官員任免,是聽朝廷調令的,這和云南黔國公府受王命是一致的。
現在的李誠立已經完全可以獨當一面了,多次一揆民亂中,李誠立都是一馬當先,這兩年的治安戰,都是李誠立打的,他是站在實力的角度去說這番話。
寶鈔,倭國不想要,也得要,而且還得拿真金白銀來換
“明日我打算遣人去請尋毛利氏、長宗我部氏、河野氏、德川氏、后北條氏、上衫氏等諸多家督前來長崎,以倭國國王足利義昭的名義讓他們前來,共議寶鈔之事。”徐渭看了一圈,做出了決定。
市舶司提舉太監王朝聽到這里,稍加思索說道“上次足利義昭那個蘿卜章已經爛了,再刻個新的吧。”
室町幕府倭國國王的印綬,本就是大明賜予的,大明長崎總督府再刻個倭國國王的印綬,這非常合理,上一次已經用蘿卜刻過一次了。
“行。”徐渭點頭說道,如果肯過來,那最好不過,如果不肯過來,那徐渭就要召喚天兵天將,請首里伯陳璘,帶著五桅過洋船,踏門侵戶綁他們過來了。
“這里面最難搞的就是織田信長了,他要做天下人,怕是不肯給我們這個面子。”巡按御史羅應和略顯擔憂的說道。
“別人都來了,他沒來,他想做天下人也做不得了。”徐渭不在意的笑了笑,之前這些戰國大名畏懼織田信長的威名,認同他天下人的身份,現在大明來了,如果織田信長不來,那反倒是落到了下風,再不是天下人了。
威望這個東西,看不到摸不著,卻真實存在。
萬歷九年八月十六,長崎海防巡檢司,共計二十四個海防巡檢水上飛,架著水翼帆船,掛著北斗七星旗向著各大幕府而去。
徐渭作為大明天使長崎總督,要在九月初一,在長崎代倭國國王召見大名。
去還是不去,這不是一個問題,這些個戰國大名們根本沒有選擇,只能坐水翼帆船,帶上兩個扈從前往。
大明水師直接的軍事威脅暫且不提,雖然五桅過洋船每年都要武裝巡游一圈,名曰演練,實則威懾,是實打實看得見的威脅。
拋開軍事威脅不談,且說厭惡了長崎總督府,還怎么跟大明做生意整個倭國的大名們,都要通過長崎總督府才能完成和大明的商貿。
徐渭一句話,他們就得吃糠喝稀,不得不來。
經濟羈縻的威力正在逐漸展現,只要徐渭不要了他們的命,不讓他們死,不太過分的要求,就只能答應,臨行前的大名們,個個和家眷們抱頭痛哭交代后事,生怕到了長崎,因為什么古怪的原因,被刀抹了脖子。
徐渭一直在積極籌備,這一次他一共要求了二十名大名前來商討寶鈔大事,既是發鈔,也是貿易,這種大型的貿易會,每年都會進行一次,大明今年堆積的商品需要出售,還要確定來年的份額。
大名們對長崎總督府的觀感是極其復雜的,一方面,長崎總督府本來是他們倭國的一地盤,現在成了大明的海外總督區,這顯然是大明對嘉靖年間倭患的報復;而另一方面,這種貿易會,其實就是變相的朝貢貿易。
在長崎總督府建立之前,倭國只有十年一次朝貢,而且規定只有兩艘船,并且是兩桅倭船,為了這十年一次的朝貢,嘉靖年間,還鬧出了倭使爭貢的鬧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