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謙看完了奏疏,搖頭說道“又不是什么大事,大不了就去搶,一切能種地的地方都搶來種糧食,海運損耗再大,也夠用了。”
“搶”
“搶”王謙惡狠狠的說道“讓我看就不是什么大事,咱們大明的商舶帶著優質的貨物去了,跟他們做買賣是王化他們不肯貿易,就踹開他們的家門,逼迫他們自由貿易”
“不是搶,是自由貿易。”
按照林大師對自由貿易的定義,不利于大明的不是自由貿易,那么當其他人封閉國門不肯貿易的時候,就要學會用武力,總結而言就是一句話開門,自由貿易
這是必然的,大明內部的矛盾無法解決的時候,訴諸于海外,正在形成新的路徑依賴。
“有道理”王崇古思前想后,認真的點頭說道。
或許張居正不齒這種行為,但王崇古完全沒這種道德負擔,他年輕行商的時候,臉一蒙就是馬匪。
這一番言論,其實特別契合朱翊鈞的想法,因為任何原始積累都是充滿血腥味的,工業化過程,本來就是在吃人,作為大明的皇帝,朱翊鈞已經把自己所有的圣眷給了大明人,給不了番夷。
臘月三十,通和宮內喜氣洋洋,大明百官在快要日暮的時候,來到了通和宮賀歲,朱翊鈞作為皇帝接見了朝臣,而朝廷命婦去拜見了皇后千歲。
辭舊迎新,第二天一大早,朱翊鈞前往了太廟祭祀了列祖列宗,照例是敘職報告,啰啰嗦嗦的說了好久,而后把一封抄寫好的還田疏燒了過去。
“太祖太宗啊,同意不同意的,給個話,要是不說話,就當你們同意了啊。”朱翊鈞點了三炷香,一直等到香燒完了,也沒等到朱元璋和朱棣發話,那就代表他們同意了。
還田疏茲事體大,要說服更多人并不是很容易。
過年是一個很重要的日子,朱翊鈞收到了很多賀歲的禮物,長崎總督府送來了白銀,琉球搞了塊龍涎香,呂宋弄了一堆的珍珠,舊港給皇帝送來了一面殘破的紅十字旗,是紅毛番的船旗,被大明擊破擱淺后,張元勛摘下來的,遼東李成梁給皇帝送來了一根千年山參,再加二十頭海東青。
萬歷十年正月初三,朱翊鈞收到了一則噩耗,譚綸恐怕挺不住了。
譚綸清醒了,是回光返照,長期的病痛折磨,讓本就有些消瘦的他,骨瘦嶙峋,他一直在等,等戚繼光班師回朝,親自問問河套的事兒,但是最終沒能等到。
朱翊鈞用最快的速度趕到了大司馬府。
“陛下來了啊。”譚綸想起身行禮,卻怎么都做不到,只能牽出一個若有若無的苦笑。
本章完
yetia9647841385753ht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yetia。何以笙簫默小說閱讀網址yetia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