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戶信孝聞言,也是呆愣了下,徐渭出的這個主意,真的好有道理。
神戶信孝來的時候和父親溝通了很久,最終確定了和談的主要方向。
“有屁快放”王崇古沒好氣的說道“要錢自己去賬房支。”
王謙猛地從座位上跳了起來,驚訝無比的說道“一放就亂,一管就死,的確如此,孩兒都見了很多次,怪哉,父親不說我都沒注意,這是為何”
這年頭出海是個苦差事,只有萬般無奈,活不下去,才會想到出海謀生,大明開拓的路上,總有臟活累活要有人干,在織田信長統一了日本后,日本的武士也是有去處的,追隨大明強大的水師,燒殺搶掠,大明禮儀之邦,總有些事是不方便做的,比如殺人,倭國正好充當殺人的利刃。
“站在我的角度去看考成法。”王崇古靠在椅背上說道“就一個考成法,那就不是我能抗衡的了,在我看來,這考成法厲害的地方,反而旁人都沒注意到。”
一切都是如此的完美。
“單說張居正的考成法。”
王謙還真的不缺錢,王崇古咽了氣兒,老王家都是他的,他就是想要體驗賺錢的過程,以及精神追求的自我實現。
“無論是誰都要承擔責任,可不就得先解決問題,問題放在哪兒不解決,全都得死,解決了再斗不遲。”
倭國的大名們會成為長崎總督府的幫兇,就他們那個窮兇極惡的樣子,消滅掉農戶之后,就是消滅足輕,而后是武士,最后是自己。
“所以不存在認輸不認輸的問題,我的父親從沒有失去恭順之心。”
王謙考中進士,考成法已經推行,他以為本來就是這樣,但其實是大明兩百年獨有的現象。
代價最終由誰來承受自然是倭國的平民,過量的貨幣不斷鈔法,平民手中的寶鈔,今日還能買一石米,明天連一升都買不到了。
徐渭可是讀書人,用刀殺人多慢啊,就是五萬頭豬,長崎總督府的牙兵家和客兵是屠夫,那手中的刀都得鈍了,九百萬倭人殺到什么時候了
以四川戥頭案為例,衙役知道戥頭問題所在,衙役、縣丞、知縣、知府、布政使、巡撫、六部、文華殿、司禮監、陛下層層上報,再沿著文華殿、六部這個脈絡向下層層傳遞,最后的結果,就是衙役去解決。
所以,一旦織田信長大量的印寶鈔,帶來的惡果就是,助紂為孽,加速寶鈔的泛濫。
王謙第一次懷疑自己的眼光不夠,他根本沒有什么發現,一直以來,不都這么過來的嗎
孫克毅嗤笑的說道“那是倭寇。”
“你猜這個圈里的人,有幾個人是真心想要解決這個問題,而不是圍著這個問題,為自己爭取利益的”
每一次的不在乎,對倭國而言,都是向更深的地獄滑落。
王崇古撇了撇嘴說道“拿全家人的腦袋碰一碰嗎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