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朝歷代的手段不要太多,例子也不要太多。
在殷正茂看來,這是理所當然的,黔國公府和云南巡撫,運作了兩百年,雖然偶爾會扯頭發,但總體而言,是穩定的西南邊方,是穩定的世襲罔替。
“朕這才知道,現在去雞籠島,是先到琉球,從貓鼻頭南下淡水鎮和興隆莊,而不是橫貫福建、雞籠之間的海峽,舟師的確是不可或缺的人才啊。”朱翊鈞看著堪輿圖愣愣的說道。
這是成功經驗,是路徑依賴,黔國公府與大明同休,世襲罔替。
長崎總督府徐渭、孫克毅等人在控制寶鈔的流速,長崎總督府對倭銀、倭奴、游女的吞吐速度,不是無限的,所以朱翊鈞送往倭國的一萬萬貫寶鈔,能用很久很久,可是對于這種控制,戰國大名們普遍不滿鑄幣稅這東西,有點像福祿三寶,沾上了就很難戒掉。
沒有穩定的軍事、政治、軍事、經濟制度的國王,哪有那么好當的放著黔國公府篳路藍縷以啟山林開辟出來的穩定路線不走,非要跟朝廷離心離德
殷正茂最大的期望,就是有一天,呂宋巡撫彈劾泗水侯府兼并過甚,世襲罔替的呂宋侯府,和大明文官為了田畝的事兒扯頭發。
大明的手段實在是太殘暴了,太無情了,織田信長有點頂不住了。
看看那些國王吧,因為一塊牛皮失去了腦袋的、權臣架空的、大臣篡位的、死于民亂,安南、暹羅、呂宋、勃泥、爪哇、滿加剌、錫蘭、倭國等等國王,你方唱罷我登臺,城頭變幻大王旗,怎一個糟亂去形容
張居正王崇古站起身來,選擇了告退,今天入宮最重要的事兒就是各級有司奏聞大事,要分析其中的矛盾,而不是干巴巴的一句話,管子明法言下情不上通,謂之塞。
足利義昭,是大明永樂年間冊封的倭國國王,為了介入倭國,足利義昭這面旗還是要用的,能接受足利義昭留在大明,那是因為足利義昭已經沒有實力繼續當倭國國王了,就是個大借義口,反正最后的結果一定是絕嗣。
舟車勞頓,小孩子承受不住。
“臣和王次輔的意見是一樣的,他投降與不投降,都不影響大明的政令推進。”張居正和王崇古在這件事上,態度完全一致,不接受投降,已讀不回。
世襲罔替,世襲官的頂端,這就是殷正茂要的,自己當國王,哪有背靠大樹好乘涼
張居正總是處于政治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是一個無情的政治機器。
穩定,世襲罔替,在大明腹地,對于世襲官階級是一種習以為常,可對于海外總督府,那是一種奢侈。
“自上次國姓正茂上奏說要大明收稅之后,呂宋總督府開始設立府州縣等衙門,這開了個好頭,呂宋也不缺少官吏了。”朱翊鈞說起了殷正茂請大明收稅的后續。
在呂宋逐漸安定下來后,殷正茂當然要進一步王化呂宋。
八月十五日是中秋節,也是游龍號下水的日子,林輔成回到京師的時候,已經是八月二十三日了,八月二十六日,游龍號已經完成了第一次海測,快速帆船從松江新港出發,僅僅用了一天時間就抵達了琉球,而后用了僅僅不到五天的時間,繞雞籠島一圈,在澎湖巡檢司補給后,回到了琉球,再次返回了大明。
不缺官吏,是因為航海技術的發展,讓前往呂宋不再是冒險,也是因為呂宋逐漸穩定了下來,讓前往呂宋任官更加容易做事,國初大明也不缺少人前往云南,相應的現在大明也不缺少官吏前往呂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