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鈞心滿意足的離開了皇家格物院,回到了通和宮,坐在龍池旁,翻動著手里的雜報。
“萬閣老這個戰斗力,是真的厲害啊。”朱翊鈞看著雜報上的討論興趣盎然的對著馮保說道。
“那是,論罵人,鮮有人是現在萬閣老的對手了。”馮保由衷的說道,修煉氣人經的他,有的時候都要避其鋒芒,馮保多少有點懷念當初的萬士和,那時候萬士和,真的好欺負。
現在,萬閣老,不好惹。
萬士和的戰斗力實在是太強了,編纂《諸子百家匯編注釋》引起了一些人的反對,這些人在熱切的討論著萬士和作為儒生成為進士,現在反而離經叛道,這是對儒學的背叛!
可是論吵架,這幫賤儒壓根就吵不贏萬士和,因為文人吵架的方式,多數都是引經據典,在這方面,賤儒們就輸定了,他們讀的書真的沒有萬士和多,以致于被萬士和在雜報上,罵的抬不起頭來。
本來以為能夠舌戰群儒的林輔成、李贄等人,已經很強了,但現在萬士和只需要略微出手,就已經讓賤儒們知道了什么叫做殘忍。
無論怎么吵,諸子匯編這件事還是如火如荼的展開了,萬士和在皇家理工學院之下,開了一個匯編館,招攬四方共襄盛舉,本來等著看萬士和熱鬧的賤儒們,沒有看到熱鬧,匯編館報名的讀書人絡繹不絕,甚至都要考校才能進入。
這和賤儒們設想的完全不同!儒家成為顯學都已經一千七百年了,在賤儒們看來,這匯編館一個人也招不到才是正常。
結果是不僅有,而且很多,這里面尤其治法家巨著的法家弟子最多。
這和儒皮法骨有很大的關系,當萬士和領了皇命,樹了旗的那一刻,這幫人干脆把儒皮一脫,攤牌了,不裝了,老子就是法家弟子!
諸子百家的著作,其實一直有人在讀,否則這些著作早就應該失傳了才對,比如祖沖之父子寫的《綴術》就因為沒人看懂,所以失傳了,后來在抄家王錫爵的時候,在書海里,找到了孤本。
諸子百家很多經典,在儒家為顯學的時候,只能披著一層儒家的皮,去解釋而已。
“嘖嘖,原來大明也有不少人和先生一樣,骨子里都是個法家弟子,但是世勢不容,只能把自己打扮成一個儒學士。”朱翊鈞看著匯編館的消息。
張居正確實該死,他干的那些事兒,確實不是儒學士該干的。
諸子匯編的進展一切順利,萬歷維新的滾滾大勢,不是賤儒們叫喚兩聲,就可以阻攔的。
以前是賤儒在出招,朱翊鈞只能疲于應對,現在輪到朱翊鈞出招了,這些盤大根深的賤儒們,毫無招架之力。
“陛下,王次輔送來了奏疏,請陛下明日前往皇家格物院頒今歲的技術進步獎,然后前往西山煤局,發今年的開工銀。”馮保將一本奏疏放在了陛
技術進步獎和開工銀,是陛下年后必然會參加的兩個典禮,這一次是在皇家格物院進行頒獎,開工銀也核算清楚明白,每個窯民能領到近11銀的分紅。
開工銀,大明向下分配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