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巋然不動,爾待如何?
果不其然,是夜子時,突然鼓聲大作,倭人再次展開了沖鋒,開始了夜襲,但大明牙兵早有防備,再次擊退了敵人的夜襲,讓戰場陷入了對峙的局面。
“傷亡慘重,大明牙兵死了三十二人。”李誠立面色極為難堪的匯報了昨天的戰況,包括夜襲,共有牙兵三十二人死在了血戰之中。
徐渭眉頭緊蹙的問道:“倭寇傷亡如何?”
“割首級一千二百余。”李誠立匯報了下敵人的傷亡。
“將名錄登記造冊,戰事結束,上奏朝廷為其請功,建忠勇祠,鐫刻其名錄立碑銘記。”徐渭深吸了口氣,打仗是一定會死人的,徐渭跟著胡宗憲那么多年,早就看淡了生死,但每次戰友死去時,還是由衷的感傷。
戰場,從來不是過家家,生死都在一瞬間。
“能守得住嗎?”徐渭看著李誠立說道:“如果守不住,我們要安排撤退事宜。”
“能。”李誠立十分肯定的說道:“倭人比我們想象的要弱小的多,他們的意志并不堅定。”
“孫商總和羅御史呢?”
孫克毅和羅應和都不在,從倭人要進攻消息傳來之后,孫克毅和羅應和就沒有參加總督府議事。
“在武庫看管火藥。”徐渭告訴了李誠立,二人的去向,武庫看管火藥。
大明軍撤退,倭寇進城,孫克毅就會點燃火藥庫,把整個長崎炸上天,這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孫克毅不準備撤退,同行的還有羅應和。
大明留下了沿海的聯排大房,大明的牙兵已經把船開走,如果需要撤退,牙兵客兵離開,留下少數人將長崎總督府毀于一旦,炸的一干二凈,什么都不給倭人留下。
這是早就計劃好的,羅應和這個讀書人,選擇了和長崎一起死。
“人心可用,輸不了。”李誠立再次做出了保證,倭人沒有想的那么強,這次是‘水師獨走’,本身就不是傾盡全力,再加上戰場的因素,倭人贏不了。
第三天忽然起風,天空淅瀝瀝的下起了小雨,而后小雨轉為了暴雨,這個時候,倭寇的機會來了,大明守城的利器火炮、火器、箭矢都因為下雨天威力銳減。
很多時候,都要講天時地利人和,這就是天時,四月末的天氣,本來不會有如此暴雨,但大雨滂沱,守城不利。
但同樣,道路泥濘,跋涉到營堡面前的時候,倭人的體力已經消耗的七七八八,面對一丈高的城墻,也是無能為力,哪怕是武士在后方,砍死了不少駐足不前猶豫不決的足輕,但依舊沒人沖上城頭。
而且更加糟糕的事情來了,大明的營堡有遮掩,還能生火做飯,但城外的倭人就沒有這種便利條件了,因為大雨,木柴濕潤無法點燃,只能吃點干糧的倭人,更加無力攻城,至于營帳這種東西,那是只有武士才能享受的奢侈。
很快,倭人面對更大的考驗,大明牙兵、客兵是異鄉作戰,對于熊野水師也是異鄉作戰,大雨滂沱帶來的是大降溫,寒冷的西北風吹過,倭人的足輕開始生病。
至于毛利家的水師?毛利家水師已經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