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田信長簽署的第一份條約是禁止海盜條約,這份條約,在一部分的倭人看來,是不具備羞辱性的,是平等,因為大明作為倭國的宗主國,派兵駐扎是理所當然的,而且禁止海盜也是織田信長一貫的政治主張,因為倭寇大部分都是毛利家和九州島的島津家構成的。
織田信長也從沒有頒布過類似于私掠許可證一樣的東西,鼓勵海盜的泛濫。
而織田信長簽署的第二份條約,白銀硫磺條約,這份條約是大明強行干預倭國國事,并且帶有強烈的羞辱性,高達1500萬銀的戰爭賠款,以及割讓對馬島,就是一份羞辱性極強的條約。
而這兩份條約,讓織田信長在第一時間請求大阪灣守御千戶所前來支援。
第一份條約達成了一份共識,那就是織田信長是倭國幕府將軍,是倭國國王,第二份條約代表著織田信長有用,可以成為大明朘剝倭國白銀的工具。
大明在倭國的最大的利益就是白銀,而織田信長堅信自己就是那個最合適的人。
人不怕被人利用,就怕沒用到沒人利用,一無是處的人注定被所有人拋棄。
倭國處于戰亂,而且戰亂這種極其不穩定的社會里,武力就是一切的保障,而織田信長最不缺的就是武力,整個倭國,最能打的就是他織田信長了,他曾經三次突破了信長包圍網,被所有人反對,但織田信長最后還是打贏了。
織田信長很確信,大明需要自己活著,來保證白銀的順利流入大明,因為他一死,群龍無首的倭國,就會陷入彼此亂戰,群雄并起,要爭出個龍頭來,又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會有結果,他一死,就沒有一個主體來代表倭國,歸還戰爭賠款了。
明智光秀的謀反,織田信長一點都不意外,事實上,自己的三兒子替自己死后,他的家臣,無論誰謀反了,或者一起謀反了,織田信長都不意外,倭國這種事,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了。
織田信長讓劉長山自己躲藏起來,他開始指揮自己的本部兵馬進行防守,他手中能夠直接調動的人馬,只有154個武士,而自己的對手明智光秀擁有13000人,而明智光秀有如此的實力,都是織田信長給的。
“將軍,我們被包圍了,二條城正在被四方田但馬攻打、村上和泉為策應,共計有4000人左右,而明智光秀領3000人左右坐鎮堀河院,將軍…”森蘭丸呆滯的說道,他的話沒說完,但無論怎么看,都是大勢已去。
本能寺位于‘洛陽城’內,分為了三條二坊九町,三條城是三條天皇所建,也是三層城墻,而二條城一旦被攻下,意味著敵人可以將整個本能寺完全包圍了,二條城在信長手中重新修建了一次,足利義昭還是將軍的時候,就住在這里,富麗堂皇,同樣非常的堅固。
“已經到門口,說什么都沒什么意義了。”織田信長愣愣的問道:“信忠呢?”
“權中將在二條城堅守,還在抵抗。”森蘭丸低聲說道。
織田信忠,織田信長的庶子,但是因為戰功赫赫,被織田信長的正妻所收養,成為了嫡長子,織田信長的繼承人,尾張國國主,織田家的家督,織田信忠領兩千人駐扎在了二條城,現在正在抵抗四方田但馬的攻勢。
“人生五十年,與天相較,不過渺小一物,今日當真是我殞命之日嗎?”織田信長聽聞自己寄予厚望的兒子還活著,有些頹然的自言自語。
“明智光秀傳來消息,他說…”森蘭丸說不下去了。
本能寺已經被團團包圍,明智光秀派人射手書入了本能寺內,手書上是明智光秀下的最后通牒。
“他說了什么?”織田信長打起了精神,有些好奇的問道。
“請將軍赴死,必不傷將軍家人。”森蘭丸把手書遞給了織田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