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從朝鮮出發,就沒有太多的后顧之憂了。
但大明驅逐了倭寇之后,朝鮮君臣后悔了,朝鮮國王李昖事后耍了大明朝廷,直接將王位內禪給了王世子光海君,出爾反爾,當初作為國王許諾內附,但現在內附不成了,因為我不是國王了。
兵部尚書連遣數使,最終不能成行,而大明連續征戰六年,最終打的國帑內帑空空如也,卻是面子里子都丟了,面子是被朝鮮國王給耍了,里子就是沒能對朝鮮的吞并。
這件事最嚴重的結果就是萬歷皇帝本人的執政能力,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質疑。
朝鮮之所以敢這么出爾反爾,嘴上喊著父母之邦,行為卻是耍了大明朝廷就是吃準了大明無力再戰。
當時有歸國南兵索餉不成,被鎮壓的事兒傳到了朝鮮,李昖父子就是吃定了大明損耗極大,已經沒有糧餉去懲戒他們了,所以才敢如此膽大妄為,而大明也只能悶頭吃了這個啞巴虧。
當時大明窮到了要派礦監四處聚斂,以損害稅基為代價斂財,而萬歷皇帝干了這么大一出賠本的買賣,自然之后所有的決策,都不被認可了。
鴻臚寺少卿高啟愚收到了大明皇帝的圣旨,先是一愣,而后露出一個理所當然的表情,陛下早就看朝鮮朝貢貿易這個賠本買賣不順眼了,陛下的吝嗇天下周知,這么一大筆虧空,每年都要支出好幾次,皇帝不心疼才怪。
陛下是該省省該花花,這一點高啟愚一清二楚。
“少卿,朝鮮的使臣李后白、尹根壽尋來了,他們說收到了消息,說大明朝廷要斷了他們一年數次的朝貢!我們也剛剛收到圣旨,他們后腳就知道了消息!”徐九皋面色極為難看的說道。
大明鴻臚寺還沒有告知朝鮮使者情況,朝鮮使者反倒是自己找上門來了,這實在是出乎了徐九皋的意料,很顯然,朝鮮的使臣已經收到了消息,比鴻臚寺更早一步。
而且無宣前來,就是根本不把自己當外人。
“不意外,陛下下的明旨,又不是密詔,又不是什么見不得人的事兒,怎么就不能讓人知道了?”高啟愚一副老神在在的樣子。
下的是明旨,目的就是為了廣而告之,讓所有人都知道,消息八成是故意露出去的。
“可是咱們還沒商量好對策,朝鮮使臣問起來,如何回答?”徐九皋有些擔心的說道,皇帝突然降低了朝鮮的外交等級,這一點禮部并不意外,但是不好回答,總不能直接說,是因為皇帝摳門吧。
朝鮮一年最少三次朝貢,每一次朝廷都要付出十萬到十五萬不等的賞賜,這是一筆極為沉重的負擔,即便是在財用大虧的嘉靖末年和隆慶年間,也從無斷絕,大明就是好面兒,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事兒,干了不是一次兩次。
而現在皇帝終于拉下臉了,因為不用打腫臉也是胖子,自然不必再死撐著了。
有的時候,很多事情就是如此,越缺什么就越喜歡強調什么,朝廷越是財用大虧的時候,越喜歡擺排場,來虛張聲勢。
面對朝鮮使者的詢問,禮部鴻臚寺的回答,既不能讓陛下圣明有損,也不能讓國朝失了體面,更不能胡言亂語,讓友邦驚詫,讓番夷嗤笑。
這個回答就非常考驗個人水平了,而且最關鍵的是,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做出反應,畢竟朝鮮的使者來的太快了。
“要不先讓朝鮮使臣回去吧,咱們去問問大宗伯如何作答?”徐九皋急中生智,覺得去問問大宗伯比較好。
高啟愚笑了笑說道:“這么點小事也去麻煩大宗伯,讓陛下知道了,還以為禮部就大宗伯一個人呢,不用,讓兩個使者過來吧,我自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