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士和非常憤怒,這是文華殿形成的決議,就代表著各大明公都認可了這個政令,這哪里是不遵皇帝的圣旨,分明打的是廷臣們的臉!
“我不反對。”王崇古看完了奏疏,給出了答案,他搖頭說道:“宏源大染坊,匠人都操戈索薪了,這幫勢要豪右,非要匠人們擰了他們的腦袋當球踢,才知道什么叫勞有所得嗎?”
“陛下這是為了勢要豪右們好,非要匠人們心中的怨氣堆積到無法收拾的地步,恐怕誰都沒有好下場。”
王崇古作為大司寇,他對這件事就一個態度,陛下心善。
簡直是胡鬧,窮民苦力自然是好欺負的,但沒有這么欺負人,朝廷要是不調節這里面的矛盾,那才是失職。
“抄家好啊,就一個宏源大染坊,還是太少了些。”王國光興高采烈的說道,這不是瞌睡送枕頭嗎?正愁實驗樣本過少,不具備參考意義的時候,勢要豪右愿意拿出自己的家產來,成為制度探索的代價,簡直是妙哉。
有本事就造反!大明朝廷就在北衙,有本事就打到北衙來!
“那就通過吧。”張居正不會反對,他的耐心也被消磨的差不多了,要是還田令這種白沒田土的政令,如此反對也就罷了,勞有所得,天經地義,這是信賞罰的一部分。
一定要清楚的知道勞動報酬不等于匠人們生產的價值,而是朘剝之后剩下的一部分價值,市場的價格并不公允。
“這個大明教,真的是…唉。”萬士和說起了大明教朝圣之事,自從陛下答應了開個口子,已經過去了近一個月的時間,八月十五中秋節,廷臣們按制只坐半天的班就可以闔家團圓了,但萬士和手頭有事。
他的事兒很簡單,安排朝貢團。
大明朝廷收了近一百萬兩白銀的朝圣費,就要安排妥當,這一百萬銀拿的心虧啊,大明也就安排了朝圣團到南衙見識了一下大報恩寺的琉璃塔,隨后朝圣團由南向北,從松江府乘坐快船,抵達了天津衛。
整個大旅行活動,持續僅僅十五天,北衙是最后一站。
“有什么困難嗎?”張居正疑惑的問道。
“他們太狂熱了。”萬士和十分明確的表示了其中的難點,他頗為無奈的說道:“恐怕,和他們心目中那個圣地,有很大的不同。”
萬士和終于明白為何陛下會覺得天朝上國是罵人的話,甚至是指責皇帝這個社稷之主無能了,肯付這么多錢,甚至愿意耽誤海貿,也要等在呂宋馬尼拉,等待朝貢的信徒,全都是狂熱信徒。
期待越大,則失望越大。
“錢是不能退的。”張居正斟酌了一番說道:“錢都進了內帑,要退錢,就要過內帑的帳,就不退了,覺得失望,以后就不要再來了。”
能騙一個是一個!一百萬銀,國帑和內帑都已經五五分了,退錢是不可能退錢的。
“好吧。”萬士和吐了口濁氣,下章禮部、鴻臚寺搞好接待之事,這一共二十人的朝圣團,可是付了足足一百萬兩白銀的朝圣費!
一共二十條商舶朝貢,其中每條船,只能有一個人,可以到南衙大報恩寺的琉璃塔瞻仰,到北衙來面圣,其余的船員,只能留在松江府的萬國城內,頂多到松江府看一看繁華。
大明不是完美無缺的,相反大明也有很多的問題,朝圣團的信徒們,恐怕會非常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