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事事聽大明的,過不了幾年,安南百姓敢到大明京師告御狀,敲登聞鼓;但是不聽,大明又要武力威懾,為了一個人渣,又不值得。
所以,就只能不作回應了。
“不肯交出人犯,還不肯自己明正典刑是吧!下旨安南都統使,圣旨到算,一個月內,必須把人犯移交廣州府,否則后果自負!”朱翊鈞吐了口濁氣說道:“這安南非要跟莽應里一樣,朕就成全他們!”
大明的要求過分嗎?從法理上講,安南沒有王國,安南是屬地,安南都統使莫氏是大明秩二品的世襲土司,作為屬地,朝廷要求移交一個人犯是合理的;從律法上來講,安南人殺安南人,大明愿意查案,愿意給個公道,這是為了維護公正。
在大明看來,完全合理的要求,在安南看來,就是大明手伸的太長了,又不敢明確反抗,就只好裝糊涂,但朱翊鈞不給他們裝糊涂的機會,要么把人犯交出來,要么直接跟著人犯一起死。
廣西的甘蔗可是支柱產業,容不得被人破壞。
萬歷十三年的第一次廷議,格外的漫長,以致于跟著皇帝來聽政的潞王朱翊镠都打起了哈欠,才終于結束,因為以留守身份監國的緣故,朱翊镠必須要早起聽政了。
“終于結束了。”朱翊镠伸了個懶腰,左右看了看低聲說道:“皇兄要是讓我監國,我就第一時間對那些個搖唇鼓舌的賤儒下手!大明京師的聚談,太過于自由了!”
朱翊镠意圖以退為進,試圖用荒唐來達到自己不留守,和皇兄一起下江南的野望,他選了個很明確的目標,搖唇鼓舌的賤儒。
朱翊鈞想了想說道:“你隨意,既然讓你留守,只要不是規定的藩王、外事、維新大事,一切庶務都是你來做主。”
“朕不對他們動手,是朕怕他們倍之,捂嘴這種事,很容易被官僚們搞成道路以目,你動手就正好。”
“朕支持你。”
朱翊镠眼前一亮,立刻說道:“那行,這北衙留守,我干了!”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