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十二年正月初七,熊廷弼順利回京,和熊廷弼一起回京的還有遼東巡撫侯于趙,寧遠侯遼東總兵李成梁,李如松前往了薊州接自己的父親回京敘職,而熊廷弼則是由全楚會館的大管家游守禮去接。
所有人都叫他游守禮為游七,時間長了,游七自己也忘了自己本名游守禮了,但陛下記得,陛下去全楚會館蹭飯,就是稱呼守禮。
李如松帶了五十騎,趕到了薊州,焦急的等待著父親,進入李如松視線的不是高頭大馬,而是一輛車駕,這是陛下御賜的車駕,里面有最新的液壓減震,可以極大的減小顛簸,再加上馳道已經修到了吉林,李成梁回京這段路,算不上什么車馬勞頓。
“孩兒拜見父親。”李如松趕忙上前見禮。
“你小子,干得不錯。”李成梁下車看到了李如松,露出了一個寬慰的笑容,從車中抽出一根拐杖,杵在地上說道:“兒呀,咱家就指望你了,我呢,已經老了,打不動咯。”
侯于趙從車上下車,看著那根拐杖,氣不打一處來的說道:“裝什么老邁,過年前非要去黑龍江打熊瞎子,熊瞎子打了不少,騎馬跑了半個月都沒到黑龍江,險些迷路,遇到了兩只大蟲,還被你給殺了,你老了?想學司馬懿是吧!”
李成梁氣急敗壞的說道:“老趙,你別以為你是個書生,我就不敢揍你啊!罵人就罵人,司馬懿之類的話,罵的太難聽了!!”
對一個武將最大的污蔑和攻訐,就是說他像司馬懿。
侯于趙知道李成梁裝的,侯于趙拜在了萬士和門下,根據萬士和的消息,李成梁這次入京很難如愿,李成梁準備回京就不走了,不再駐守遼東,但大明方面沒有合適的人選,只能讓李成梁接著干下去。
李如松不行嗎?還真不行,不是李如松不能打,相反他太能打了,父離子繼,這遼東就成了國中之國。
“我這還不是為了朝廷大計?遼東設道之事已經兩年有余,遲遲不能往下推行,不就是因為我這把老骨頭攔住了設布政司之路?”李成梁憤憤不平的說道。
“你真的是為了這個?”侯于趙嗤笑一聲說道:“門戶私計罷了。”
“遼東真的不能再待下去了,那幫番夷打不過我,就給我來陰的,他們叫我遼王!這話傳到朝廷御史的耳朵里,明天,我,李如松,我全家老小,都得去菜市口,你老趙給我收尸?!”李成梁這才說了實話,他的確是為了門戶私計。
這些東北方向的番夷、外喀爾喀七部、海西女真、野人女真,都把李成梁叫遼王,這就是誅心之毒計,李成梁沒有應對的辦法,只好麻溜回京了。
李成梁絕對不能真的做"遼王",因為戚繼光年紀漸長,李如松正在逐步接掌京營銳卒,父子二人一個掌遼東,一個掌京營,皇帝就是再大的心臟,晚上也睡不著,他李成梁就是不想當安祿山,
的確是門戶私計,也是為了朝廷大計國策。
“總之呢,這次回京,我就賴著不走了,我打算跟著陛下一起下江南,我老李打了半輩子仗,也到江南看看大好河山去。”李成梁當然知道回京很難,但他決定耍無賴,為了讓兒子進步。
“我知道,我知道,老趙就是覺得我走了,遼東沒人能鎮得住,這看起來遼東離不開我一樣,沒那回事兒,那應昌總兵王如龍,人如其名,如龍似虎,他到了遼東,遼東保證沒事,安心,安心。”李成梁十分清楚侯于趙的擔心。
一腔心血忍付東流?
好不容易墾出來的田,被豺狼虎豹侵占,再次拋荒;好不容易拓開的商路,因為李成梁離開,人心渙散,導
致貨料不足;好不容易建立起的營堡,因為沒有強兵鎮守,只能放棄;好不容易才吸引到遼東的流民,再次流離失所。
侯于趙擔心很多事兒很多事兒,他從離京之后,就一直在大寧衛、遼東墾荒,東北就是他第二個家鄉,他深愛著這片黑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