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遵旨。”萬士和俯首領命。
廷臣們看向了朱翊镠,就這位主兒對賤儒這個態度,大明皇帝離京,朱翊镠徹底沒了約束,指不定會鬧出什么動靜來,那幫習慣了寬松的賤儒,恐怕要遭大罪了。
“陛下下章兵部問,王如龍調任遼東任總兵之事,兵部部議,王如龍久歷戰陣,抗倭滅寇沖鋒在前數十載,應昌戍邊數年,忠心天地可鑒,以勇猛著,有社稷功,可安遼東。”曾省吾代表兵部回復了陛下的詢問。
“內閣贊同。”張居正代表內閣表態,內閣已經充分討論了此事,本來張居正的意思是再給王如龍配一個來自宣大、綏遠的副總兵,這樣一來,也不會出現,遼東戎事上李成梁一言堂的舊事,但最終內閣還是認為王如龍還是不要有太多的掣肘的好。
萬一打起仗來,總兵副總兵意見相左,貽誤戰機,就壞事了,最終副總兵還是王如龍的老伙計吳惟忠。
至于權力交接,李成梁已經安排妥當,由副總兵秦得倚、參將孫守廉率領遼東客兵一千五百人前往應昌換防,形成了新的遼東客兵。
內閣、兵部、吏部、五府、奉國公戚繼光、寧遠侯李成梁在京經過了數日的討論,最終確定了如此換防。
“寧遠侯請命隨陛下一起下江南,他說…”萬士和看著奏疏實在是不知道如何開口。
“他說了什么?”朱翊鈞笑著問道。
萬士和低聲說道:“寧遠侯說,他要看看這秦淮河畔的花樓,和他在鐵嶺的花樓有何異同。”
“哈哈哈。”朱翊鈞笑了笑說道:“準。”
哪怕是夷人真的聯手,真的打敗了王如龍率領的遼東客兵、衛軍,又擊敗了大明留守京營,李成梁也可以直接從松江府坐船,至朝鮮登陸,殺朝鮮一個措手不及。
朱翊鈞不知兵,但戚繼光、李成梁都是打了一輩子仗的宿將,制定的計劃,都是環環相扣,反正以朱翊鈞的軍事天賦,看不出什么破綻來,他也想象不出,什么樣的強兵悍將,能相繼擊敗振武數年、全餉厚賞、訓練有素的遼東偏師、京營銳卒。
泰西的神親自從天上下來,都得給他揚了!
萬歷十三年二月初二龍抬頭,萬事俱備,大明皇帝下旨,正式南巡。
一大早朱翊鈞就換上了武弁服,將自己收拾妥當準備遠行,隨行皇室只有皇后王夭灼和皇長子朱常治,朱翊鈞請李太后和陳太后一起南下,請了三次,李太后都否了,主要是通和宮還有孩子得照料。
李太后可是宮婢出身爬到了太后之尊,她可不覺通和宮現在就萬分安全了,尤其是皇帝離京。
她眼睜睜的看著世宗皇帝八個兒子,其中七個走在了世宗皇帝之前,就自己丈夫幸免于難,所以李太后要留下,保住自己的孫子孫女。
誰敢亂來,李太后就敢發瘋!
高拱當初覺得宮里不過孤兒寡母,說了句不該說的話,上了封《陳五事疏》,李太后就把高拱給攆走了,她的確是個婦道人家,但也是大明堂堂正正的尊號太后。
“恭請陛下大駕!”禮部尚書萬士和在通和宮龍池旁拜請。
通和宮重重宮門,在恭請聲中一扇一扇打開,大明皇帝出現在了深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