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不能避,這天下是陛下的天下,哪里都能去,避不得。”戚繼光十分明確的表達了自己的態度,陛下已經是少壯天子了,沒人能阻攔陛下做什么了,皇帝躲了,這新政也沒必要繼續推行了。
“好。”朱翊鈞笑了笑,開始囑咐馮保具體展開部署。
南衙的肉食者以為大明皇帝不會見工匠,畢竟皇帝是九天之上,但朱翊鈞有著豐富的接見匠人的經驗,他知道該怎么面對這些匠人,見外官、耆老這個自洪武年間傳下來,到了正統年間就已經沉睡的祖宗之法,讓朱翊鈞知道該如何面對窮民苦力。
朱翊鈞交代的非常細致,他讓人把門打開,讓趙夢佑先去讓匠人推薦話事人,與此同時,整個福禧樓的所有椅子都搬到了門前,除了三個直接面對皇帝的話事人之外,另外還要找到各行各業的三百人,作為旁聽,出席這次會面。
光天化日,大庭廣眾,光明正大。
如果沒有這三百人的旁聽,很容易制造出一種皇帝和工賊們達成了什么不可告人的密約,但有了旁聽,就有了見證。
同時應天府的衙役也到了,這些衙役,要維持人群的秩序,防止出現不必要的流血事件。
朱翊鈞的命令如同流水一樣從福禧樓傳到了應天府,傳給了各個衙役,這是皇命,無論是過度執行還是執行不到位,都可能面臨天子的雷霆之怒,這絕不是某個具體衙役能夠承擔的起的罪名。
大明皇帝整理了一下衣冠,大踏步的走出了福禧樓,來到了福禧樓門前,坐在了搬來的龍椅上,看向了門前的長街上,人頭攢動,朱翊鈞揮手說道:“宣大把頭覲見吧。”
三個大把頭,兩男一女,這個女子出現,是讓朱翊鈞格外意外的事兒,而后三百名旁聽的各行各業的大把頭,也一起入場,整個過程井然有序。
“草民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工匠們忐忑不安的來到了福禧樓門前,顯然沒有經過訓練,聲音并不是整齊劃一。
“免禮,坐下說話。”朱翊鈞再揮動了下袖子,笑容頗為和煦的說道:“莫緊張,坐。”
三個大把頭看見了離皇帝只有不到一丈的椅子,一時間愣著誰都不敢坐,他們去告官,都是磕著頭,頭抬一下都怕大刑伺候,這面圣,不僅可以免禮,居然還有座位,一時間誰都不敢坐。
“坐下說話就是。”朱翊鈞也不急,他也沒讓別人去嚇唬,而是靜靜的等待著三人坐下。
這是一種姿態,對話的姿態,跪著說話,是說不明白的。
朱翊鈞一直等著猶豫的三人落座,才開口說道:“咱登基這么些年,也是愧對先生和戚帥,文不成,武不就,這文考不中進士,武領不了兵。”
“但有一事兒,咱還是很自豪的,咱種地厲害呢!你們現在吃的紅薯,都是寶歧司育種,咱親自參與的事兒,這里面就有朕的育種,這些年,也就這點事,值得咱炫耀一番。”
“你們有什么想說的,盡管說,咱能辦就辦,辦不了就記下來,日后咱一定辦。”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