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廣地方不是抗拒修馳道,而是大量力役抽調后,誰來種田就成了問題,營田法,就成了解題的辦法。
“這個好說。”凌云翼立刻答應了下來,有利益沖突,就會有斗爭,有斗爭就會有彼此妥協,最終達到一個多方利益都能接受的結果。
營田法,是還田法的折中,是農業集中生產,修馳道的力役不種田,還吃糧食,不搞集中生產,根本提供不了充足的農業剩余,完成馳道修建。
“最近浙江、南衙、松江府有些地方,希望朝廷準許他們興修大學堂,不知道元輔以為該如何處置?”凌云翼說起了關于丁亥學制的爭論。
民辦大學堂,這個提議,其實從皇家理工學堂開始落成后,就已經有人這么提議,但是朝廷的風向始終不夠清晰。
“我倒是認可他們的想法,江西二百多所書院,比如白鹿洞書院就是如此,但問題是,這些書院,有點太貴了,這些個學子,幾乎人人欠債。”張居正眉頭緊蹙的說道。
江西白鹿洞書院設置了極高的門檻,在京師大學堂讀四年書,要一百二十銀,有朝廷補貼的無息六十銀借貸,再加上官給膏火錢,中人之家完全可以負擔。
可是白鹿洞書院一年就要六十銀,四年要二百四十銀,而且沒有無息借款,也沒有膏火錢,甚至還要在書院附近購買學舍居住,否則沒辦法附籍。
這種經營式的書院,引起了很多的問題,在江西讀書就是比別的地方貴,以至于江西一些縉紳,都開始流徙去了浙江、廣東等地方。
在張居正看來,經營式書院的出現,是在人為的制造階級壁壘,他想過以整飭學政的名義,對江西二百多家書院進行取締,但最終沒有行動,他決定再看看,民辦教育能不能成為官辦教育的重要補充。
“如果任由這些書院這么野蠻生長下去,恐怕不是什么好事,朝廷若是出手晚了,恐怕江西的問題會非常嚴重。”凌云翼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朝廷要管管這些民間書院,最起碼,不能這么昂貴。
張居正有些疑惑的問道:“凌次輔以為,朝廷有必要介入其中?”
“朝鮮就是前車之鑒。”凌云翼解釋了他為什么覺得要管管,再不管,江西的發展會陷入停滯,甚至倒退。
因為凌云翼在朝鮮見過,文武兩班搞出了成均館,不是為了讓人有地方讀書,而是為了完全壟斷教育。
窮民苦力用諺文,肉食者用漢文,藥典、律法、條規全都是用漢文書寫,完全的階級壁壘形成后,出現了涇渭分明的兩個世界。
在凌云翼看來,一切刻意制造階級壁壘的行為,都應該予以打擊。
張居正思索了片刻點頭說道:“你講的有道理,但怎么管,管到什么地步,又是個難題。”
凌云翼拿出一本奏疏,遞給了張居正說道:“我有點想法,朝廷要管,首先是這丁亥學制一定要推行。”
“一面推行丁亥學制,一面對這些書院極高的門檻進行限制。”
“比如取消購買學舍附籍,嚴格限制學債的利息,最起碼要低于年息四厘(4%),而不是現在普遍的年息三分(30%),這利滾利,出了書院要還一輩子,是萬萬不能被允許的。”
凌云翼拿出了一本奏疏,是他對丁亥學制的一些補充。
民間書院,賺錢可以,但不能唯利是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