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鈞和英格蘭的使者溝通并不順暢,英格蘭使者巧舌如簧,不斷陳述執行私掠許可這一政策的必然,將一切推到了西班牙的蠻橫之上。
大明皇帝在英格蘭使者走后,特意叮囑了禮部:以后私掠許可還在執行,就不準英格蘭使者進京來。
話不投機半句多。
“所以,大光明教已經開始異化了嗎?”朱翊鈞看著面前的葡萄牙使者保利諾·佛朗哥,這是保利諾的第三次出使大明,他曾經是安東尼奧的二副。
保利諾吐了口濁氣說道:“誠如陛下所知,大光明教變得越發的狂熱和危險了起來。”
在朱翊鈞的印象里,大光明教是非常包容的,你可以信仰別的教派,但你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時,你可以尋求智者之屋解決矛盾。
隨著時光荏苒和大光明教的擴張,這種包容正在向排他轉化。
大光明城不允許其居民,信仰別的教派,即便是新教徒也不被允許,只要自由騎士團征服的地方,都不允許子民信仰其他教派,甚至將一座座教堂全部銷毀。
保利諾面色復雜的說道:“但是也不能怪馬麗昂大牧首,這種排他,也是因為反擊,新教和羅馬教廷正在聯手絞殺大光明教。”
大光明教的不包容,是因為泰西教派不允許大光明教的傳播,宗教戰爭正在醞釀。
大光明教的排他性,更多是為了自保,大明對宗教不了解,有不少狂信徒,偷偷潛入大光明城,意圖把大光明教的大牧首刺殺。
短短三年內,馬麗昂和他的父親,就直接面對了三十六次刺殺,其中七次,都闖到了馬麗昂的面前,險些成功。
自由騎士團的進軍,也是為了在這種圍捕之下,展現自己的強硬。
保利諾眉頭緊蹙的說道:“大牧首馬麗昂說她在聆聽圣訓的時候,聽陛下說:”
“擁有智慧的人,因為通曉事理而不會產生疑惑;因為有智慧,所以知道對與錯,是與非,進而有了道德,而有道德的人,不會因為迷茫而憂慮;當人生不再迷茫的時候,就會獲得勇敢,對任何的困難不再畏懼。”
“臣斗膽,她是不是在錯誤的傳遞圣訓?”
保利諾有點懷疑,這馬麗昂在假傳圣旨。
朱翊鈞想了想笑著說道:“馬麗昂說的是,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這出自《論語·子罕》,馬麗昂曾經問過朕,人如何才能迷茫的時候,堅持下去,我告訴她這個道理。”
“并且告誡她,千萬不要首鼠兩端,不要左右搖擺不定,作為上位者,如果你自己都對自己的路不確信,聚。”
保利諾的表情極為復雜,他思考了許久才說道:“馬麗昂她傳播圣訓的方式,有些粗俗了。”
“馬麗昂對圣徒們說:我們的敵人給了我們兩個道路,挨一百鞭子,或者吃屎,我們如果選擇了挨打,就不能因為怕疼,改口去吃屎;選擇了吃屎,就不要覺得難吃,再去挨鞭子。”
“否則,這種猶豫,最終的結果,就是既挨鞭子,又吃屎。”
保利諾因為這個粗俗的故事,感覺馬麗昂的圣人訓有點失真。
朱翊鈞聽聞嘴角抽動了下,看著保利諾,神情格外復雜。
馬麗昂一共面圣兩次,馬麗昂曾經詢問過傳教的困難,其中一個就是,教義中的道理,該怎么講給窮民苦力聽,沒有讀書識字,不明理的信徒,道理真的很難講得通。
大光明教若是只給貴族們傳教,就沒有這個顧慮了。
朱翊鈞當時言簡意賅的回答,講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