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使者佩德羅說費利佩要武力干涉法蘭西國王之位;
大光明教的使者說大光明教在向巴黎進軍;
吉斯公爵在造反,亨利三世被趕走;
亨利·德·波旁,正在積極組織新教徒準備奪取王位;
法蘭西的大混亂已經不可避免,諸多矛盾,會因為這次的大混戰,有一個最終確定的答案。
尼德蘭地區也有一些消息,尼德蘭地區的造船業迎來了蓬勃發展,過去等船要一年半到兩年時間,而現在,只需要六個月的時間,這得益于匠人的集中,生產力的提高。
還有一些奇怪的傳聞,比如某某貴族因為各種原因,發起了決斗,慘死在了對方的劍下,這些花邊新聞就不是那么準確了。
而大明也得到了一份確切的情報,關于西班牙陸軍的實力。
西班牙弗蘭德斯軍團,一共有6.4萬人,其中騎士6700人,騎士是西班牙貴族,除此之外,西班牙步兵9700人,意大利步兵5400人,勃艮第步兵1500人,英格蘭步兵1700人,神羅步兵1.1萬人,尼德蘭步兵3萬人。
弗蘭德斯軍團是西班牙的精銳,其地位大約相當于大明京營,但就是這樣一個精銳,西班牙人在整個軍隊中人數也不是絕對多數,而是只有四分之一。
這種現象讓大明感到不解,一個國家的主要軍事力量,其主要構成居然是外國人?
而事實的確如此,大明探聽到的理由,也讓人啼笑皆非,幾乎所有人給出的理由都是‘由本地士兵組成的部隊很快就會解散,只有外國士兵組成的部隊更為穩定’。
本地的士兵更加容易逃跑,而且比外籍士兵嚴重的多,根據大明對泰西的偵查,這不是西班牙一國的現象,泰西其他國家也是如此。
“馮大伴,你說京營四分之三都是夷人,朕還能睡得著嗎?”朱翊鈞作為大明皇帝,完全無法想象,京營75%是夷人的可怕景象。
“泰西缺一個始皇帝。”馮保思來想去,覺得泰西廣闊的土地,缺少一個始皇帝把一盤散沙的諸多小國,捏合到一起。
在馮保這個大明人看來,泰西已經具備了大一統的要素,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上大一統的切實需要,哪怕形成一個松散的商業聯盟,對大明而言也不是個很好的消息。
但泰西的確缺少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的始皇帝。
中原也經歷過類似的反復,始皇崩,天下裂,項羽豪取天下,又分封列國,但最終還是選擇了大一統。
漢末分三國,唐末藩鎮割據,最終的結果,還是大一統。
“一個團結的泰西,不符合大明的利益。”朱翊鈞想了想,大明在這件事上的立場,似乎和英格蘭一樣,一個團結的泰西不符合大明利益。
雨后的京師變得清晰了許多,冬夏積累的灰塵被一場暴雨洗去,最近風頭正盛的筆正劉新奎帶著拜帖來到了全楚會館,拜見當國已經十八年的首輔張居正。
他這趟是來拜座師的,就是成為全楚會館的門下。
如果僅僅是名聲大噪,劉新奎根本不會做這樣的嘗試,一個在民間名頭再大的筆正,在帝國首輔面前,依舊是個不必理會的士大夫而已。
劉新奎之所以敢來,是凌云翼替他寫的拜帖。
凌云翼沒有收劉新奎為弟子,因為凌云翼知道自己名聲不好,年紀也大了,保不住劉新奎的前程,還是推薦給張居正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