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稅緹騎不發表看法,不參與決策,只做記錄。
比如拱宸堂要設立糾儀官,這利益之爭,吵吵嚷嚷吵不明白就會動手,這可是朝廷衙門所在,真的打起來,威嚴何在?體統何在?
所以有糾儀官在場,失禮失儀就可以當場糾正,目前糾儀官由都司遴選軍兵充任。
吵可以,不要脫了鞋把鞋砸對方臉上,就不算失儀。
拱宸堂,算是代議制的一種,但大明不能照抄泰西的代議制。
因為大明太大了,人太多了,地區發展極度不平衡。
尼德蘭、英格蘭這些代議制執行比較好的地方,都是疆域狹小,疆域小,分化程度低,發展程度趨同,搞代議制自然是如魚得水。
西班牙的國務委員會,五個地區卡斯蒂利亞、阿拉貢、印度群島、意大利、尼德蘭,各有貴族在議會內為他們轄區奔走,但隨著西班牙海外殖民地的逐漸建立,這種代議制運行就出了問題。
海外總督府是不是西班牙人的問題,就越來越嚴重。
如果總督府的人是西班牙人,就應該參與到政治的運行之中,但是墨西哥、秘魯、智利、巴西這些主要總督府,并沒有議員在國務委員會。
在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力壓一切的時候,什么都好說,當無敵艦隊不再無敵,海外總督府立刻齜牙咧嘴了。
拱宸堂,是大明對代議制的嘗試。
這種嘗試,在朝廷以廊廟陳民念,丹墀問政典體現,在地方則以各級的拱宸堂為主,大明嘗試用分層代議制來完成民意的層層傳遞。
至于這種分層代議制能不能有效解決各階級之間的矛盾,需要看實踐的結果,就像是身股制官廠的嘗試一樣,都是大明萬歷維新的嘗試。
對于大明而言,君臣上下,天下萬民,早就習慣了圣上代表萬民,可從大明兩百年國祚而言,圣上并不能妥善的代表萬民。
萬歷維新,天下人之天下的思想變革,再加上皇帝以身作則,出現類似的嘗試,并不意外。
萬歷二十一年,七月十日,松江府舉行了第一次拱宸堂公議。
收到了知單的棉紡商幫魁首、布行東家掌柜等一共二十七人,棉紡匠人把頭七人、匠人二十四人、碼頭勞工十七人,在十日上午辰時,齊聚松江府衙。
朱翊鈞沒有收到邀請,但他還是早早的抵達了松江府衙,坐在拱宸堂的后堂,旁聽了這次的公議會。
李樂和胡峻德聽到陛下來了,立刻馬上到府衙門前迎接,結果左等右等沒等到人,才知道陛下是輕裝簡從,從后門進入了府衙。
顯然陛下不想因為自己的出現,過度的干涉這次的公議會。
“你們看起來非常緊張。”朱翊鈞滿臉笑容,非常溫和的說道:“任何制度在草創的時候,都會鬧出笑話,有不足之處是正常的。”
“當初考成法剛推行的時候,也是錯漏百出,不是考成太過嚴苛多數完不成,要么就是人情過重,考成時候,相互包庇,這才有了草榜糊名,底冊填名這規矩。”
“臣等謹遵圣誨。”李樂和胡峻德再拜,到了前堂開始了這次的公議會。
銅鐘三聲響,門口的糾儀官檢查了所有人,確保安全,才放人入了拱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