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撐起身子,看了眼鍋里的食材。
靠近她自己這邊的已經變成了菜少湯多的樣子。
而更靠近跡部景吾那邊的,則是連牛肉都還全部健在。
“是這個不合你胃口嗎”她問,“要不還是陪你去吃點別的你下午還要訓練的吧。”
“不用。”跡部說著,夾走一片顯然已經煮老的牛肉,“剛才在想事情。”
吃飯的時候想太多,飯會變得難吃的。
但柊與理沒有將心里的這番話說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學習方式。
更何況對方是比柊與理自己更擅長調度時間、更適合多線程工作的人。
而且跡部景吾也不是北條由衣。
他只是關系稍微要好一點的同桌。
不管是不是好朋友,都要記得留出與對方的距離。
父母第一次對柊與理說出這句話時,她正哭著不肯從鄰居家離開。
不肯離開的原因,并不是柊與理有多不舍當時的玩伴,只是她玩對方的拼圖玩上頭了。
1000片的星月夜拼圖,柊與理拼了三分之二。
她揪著自己的衣角,吧嗒吧嗒地掉著眼淚,說想把拼圖拼完,干脆住在別人家。
結果這話一出把兩家的父母樂壞了。
一邊是在樂自家兒子老成到會讓同齡人覺得,他還不如拼圖有意思。
另一邊則是柊與理的父母覺得,自家女兒專注度這么高,目標感這么強,以后一定做什么都會很厲害。
人生真是充滿希望。
“可是不行哦,柊與理。”
然而爸爸把柊與理抱了起來,擦擦她的眼淚。
“就算小光不介意你住他的房間,你也不能這么隨隨便便就把別人的房間占了啊。”
“而且以后要是有更好玩的拼圖了你要
怎么辦柊與理要一直住在小光家里嗎”
后來想起來,柊與理發現在那天,在父母溫柔而耐心的勸誡里,其實還摻入了許多他們對她的期望,以及希望她能明白的道理。
例如為自己設置階段性的目標、學會適當克制自己的欲求、控制自己的情緒、在專注于自身同時也要注意環境的變化
而這些課題在往后的日子里,柊與理解決了大部分,但也有不少她仍處在研究與學習的階段。
就比如怎樣揣度他人的心意。
再比如,如何留出與他人的距離,以及把握與不同的人之間的距離。
這對柊與理來說總是不容易。
縱使觀察學習能力為她積攢下了一部分待人接事的經驗,稍微彌補了一點這方面的不足。
只是跟那些與生俱來就擁有這一特質的人相比,這些努力就顯得笨拙多了。
所以為了保險起見,面對像跡部這種關系還行但不算特別好的同學,柊與理通常會采用最簡單有效的方式。
那就是在對方未觸及原則與健康安全,過問后依然給出“沒關系不用管我”之類回答的情況下,少管少打聽。
柊與理不再留意走神的同桌,繼續埋頭吃飯。
然而吃著吃著,她又在想,要是之后跡部同學還是沒怎么動,就還是再問一次他有什么別的喜歡吃的東西吧。
好在這回柊與理沒等到再問一次的機會。
兩個人差不多是同時放下的筷子,甚至跡部的用餐速度比柊與理還要更快一點。
用完午餐,按照計劃他們一起去了便利店。
冰帝校內的便利店,名字雖然是這么叫的,可實際比外面一般便利店的面積要大許多。
午休時這里同樣是個人流密集的場所。
看著門口進進出出的同學,柊與理以為自己又要體驗一遍那種被一大群人、從頭到腳打量的感覺。
但出乎她意料的是這次沒有。
剛一進店,她的同桌就稍稍上前了一步,把她在了身后。
因為是背對著的,柊與理看不見他的表情,不過她發現那些往這邊聚集的視線,很快又都收了回去。
說起來,雖然只吃了幾樣零食,但柊與理還是把跡部買來的全部零食都記了下來。
她的腦子的確對記憶人臉很不在行,但想記住零食的品牌種類口味卻是很輕易的事情。
為了償還同桌的一飯之恩,柊與理決定把對方買過的零食再全部買一遍。
而這個企圖在柊與理抱著零食,晃過第二個貨架時就被看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