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雖然只有五千多萬的人口,但南韓的電影市場還真不算小,在全球穩排前十,最高達到過第六。
就拿去年2016年來說,南韓的電影觀影人次達到了216億人次。而隔壁人口是南韓兩倍有余,也同為發達國家的霓虹,全面觀影人次卻只有18億人次。
這就很說明問題了吧
最起碼來說,南韓人這個觀影習慣被培養的還是挺好的。
可這玩意兒賺錢嗎還拿去年的數據來說,去年南韓國產電影上映了三百多部,盈利的不到二十部,絕大多數連成本都收不回來。但賺錢的也是真賺錢,排名前十的電影直接把75的利潤都拿走了。
不過,這些對于李銘希來說其實無所謂。畢竟南韓一年的總票房加上周邊產業,攏共也就兩萬億韓幣的市場,折合美元不過144億。這點兒錢不知道有多少公司分,巴茲影業作為一個新公司,又能分到多少
其實,李銘希投資電影,或者說投資娛樂業,包括投資短視頻行業的目的就是一個,要的就是影響力,要的就是話語權,要的就是萬一哪天有人想對付他,就會跑出無數的人來站在他這邊。
可話說回來,要想達到這個目的,還是得賺錢才行。他泡菜賣的好,下到菜農,上到農協、官府才會支持他;他韓劇拍的好,觀眾、電視臺和相關從業者才會支持他。
電影也一樣,他拍的電影要是不掙錢,那他在這個行業里連混都混不下去,又談何讓人支持呢
到目前為止,巴茲影業一共投資了三部電影,分別是雪莉主演的科幻片魔女,樸智妍主演的懸疑片殺人者的記憶法,還有孫藝珍、權侑莉兩人主演的記憶之夜。
其中魔女因為是科幻片,需要拍攝一些特效鏡頭的原故,成本相對高一些,達到了六十億韓幣,折合華夏幣三千一百多萬。
后面兩部,成本都不超過三十億韓幣,加起來不到三千萬。
六千萬拍了三部電影,這還是把制作、宣發成本都算上了。
巴茲影業這邊看著都著急他們也想賺錢,也想火,也想要紅包啊
可電影也不是說上映就能上映的,得找個合適的檔期才行啊。
經過多日的討論之后,巴茲影業決定讓魔女最先上映,因為也很簡單這部電影投資最高,內容最爽。
而且哪部電影先上映呢這可是巴茲影業的頭一炮,必須得打響了
選來選去,巴茲影業就把魔女上映的日期定在了3月3日。這天是周五,而且前后兩周都沒什么看起來能打的片子上映。
這個不敗金身要是被巴茲影業打破了,他們也就別混了。
大概是人們愛看電影,有著良好觀影習慣,以及公共假期較短的緣故,所以南韓電影市場并不太重視什么“春節檔”、“暑期檔”這種檔期,也難以形成一個比較大的檔期。
怎么排檔期,票房怎么分成,談就是了,沒有哪家公司敢把巴茲影業當新人欺負的。
宣傳倒是個重點,畢竟你電影拍的再好,沒人來看也不行啊。怎么讓人來呢宣傳唄。
魔女等三部電影和鬼怪新娘四部電視劇基本上是同步制作的,現在那四部電視劇都播了一個多月了,而且播一部火一部,火一部,公司就發一次紅包。
真正嚇人的是,巴茲影業在魔女上映前一個月就搞了網絡預售,還搞補貼。
拍個劇本殺都得五億,減個肥還得三億呢
我的天吶難怪有人說拍電影的都是洗錢呢
話說回來。巴茲文娛集團內部,巴茲視頻、巴茲娛樂兩家公司都賺錢了,都賺了大錢了。巴茲文化剛成立沒幾天,指望它掙錢也不可能。剩下的就是巴茲影業了。
該說不說,這電影的主演,雪莉、趙敏秀、樸熙順、崔宇植幾個人除了愛豆,就是資深配角,新人演員,沒一個能扛票房的。指望她們能吸引粉絲進電影院,那是沒多大希望了。
李銘希投資了這么多行業,不管是天潤、還是巴茲娛樂、巴茲視頻,又或者是大韓衛士和tick科技,到目前為止,還沒聽說他賠過錢呢。
再接下來就是宣發的問題了,發行沒什么好談的,南韓總共就那幾家院線,背后基本上都是各家財閥。
所以,南韓的電影大都是選個放假或者周末的日子上映。
片子定了,接下來就要挑選上映日期了。
神奇不反正李銘希覺得挺神奇的,三千多萬就能拍科幻片這點兒錢在華夏連部綜藝大電影都拍不了啊
如果只是宣傳的火熱,那還不算嚇人。
所以,宣傳的重點就得放在電影本身。
好在,巴茲影業背靠tick短視頻這個大殺器
這么說吧,到3月3號電影上映這天,全南韓就幾乎沒有人不知道一部名為魔女的科幻動作爽片上映了。
巴茲影業上上下下都有點兒緊張。
平常,在南韓買一張電影票大概要花八千韓幣,而在巴茲影業上面預訂魔女的電影票的話,有一千韓幣的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