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憾的是,分數出來,只有875分。
第一階段競演結束,陳天仙901分,第一名。
席爽爽892分,第二名。
厲娜880分,第三名。
柳芊芊875分,第四名。
分數排名看起來像是按照出場順序似的,誰先出場,誰分數更高。
獨唱階段,依然是陳天仙第一個出場。
她詮釋了什么叫艷壓群芳,技驚四座
秦大帝,一個被視為暴君的形象凝固在人們心中超過兩千年。
在這個世界,他還沒被洗白。
因為人們還沒找到睡虎墓,沒出土秦代云夢秦簡,為這位爭議人物的歷史形象正名。
王子昊記不得睡虎墓在哪里,那近20萬枚的秦代竹簡,也不知道存不存在于世。
那些竹簡,是由一位名叫喜的基層官員所記錄的秦朝法律法規,它們了一扇通往秦朝內部世界的窗口。
當考古學家首次見到這些竹簡時,那種震撼和不可置信的情緒,無法言明。
因為其中揭示的內容,大大顛覆了人們對秦朝,甚至秦大帝的既定印象。
竹簡中有一段關于秦朝軍隊規定的記載如果在服役期間延誤三到五天,你將受到口頭批評;六到十天,需要罰款一面盾牌的價值;超過十天,罰款會達到一套盔甲的價值。
最重要的是,如果遇到惡劣天氣,如雨或霧,所有刑罰都可以豁免。
這么人性化,這么公正的律法,秦朝后的那些朝代都做不到。
而這只是冰山一角,秦簡中的征軍規定更是顯示了秦朝的仁政如果身高不足一米三,你將被免除征兵;每個家庭都必須留下一個男性來照顧家庭和老人;甚至在每年的二月,禁止砍樹和獵殺動物。
向更深層次的秦朝生活中探尋時會發現,秦簡中記錄的東西,涉及的廣泛性和深入程度,足以令人咂舌。
然而多年來,秦始皇的形象一直受到諸多的抹黑和誤解。
譬如燒書坑儒事件,他被指責為焚燒大量書籍,壓制思想文化,但實際上,許多醫學和農學書籍都被完整地保存了下來。
坑儒事件中,秦始皇被指責殺了上千名儒生,然而真實的情況是,他僅僅處決了四百多名在那個時代被視為江湖術士的人。
所謂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最初的版本來源于春秋戰國時期的左傳,講述的是一個大將軍的妻子為丈夫的死而哭泣,然而到了唐代,這個故事才被塑造成孟姜女為了哀悼死去的丈夫,哭倒了長城的壯麗傳說。
這就是為什么統治階級很討厭寫書的人,胡編亂造,危言聳聽,讓后人以為這才是史實。
比如現在這個社會,都市的男主若是有幾個女朋友,會被正義感爆棚的人開噴,我們是一夫一妻制,你這樣會讓幾百年后的后人以為我們這個時代很不正經,是個聲色犬馬的時代。
做人要有歷史和社會責任感,不要寫那些我們普通人只能羨慕的生活,善待同類人。
有錢有權人的生活,別拿來饞我們,我們不相信,堅決抵制。
王子昊記得,秦簡記錄了秦朝的勞動待遇制度,修建長城的勞工并非在苦不堪言的環境下無償勞動,他們的勞動是有報酬的。
每一位勞工都會按照工作的日子得到報酬,一天的工資是八錢,在當時的秦朝,這些錢完全足夠一個人養家糊口,甚至可以說待遇豐厚。
與過往的認知修建長城的勞工生活在貧苦和被剝削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他為大帝鳴不平,被黑了兩千多年,至今沉冤。
舞臺上,聽著搭檔演唱,陳天仙想前往十幾光年外。
至于到了十幾光年外后,怎么以肉眼看到地球上發生的一切,不重要了。
她問過王子昊這個問題,他說,我都能瞬間閃現到兩千光年外,這還是問題嗎
陳天仙想想也是,我都有這個實力了,眼睛還能跟凡體肉胎一樣
想到這,陳天仙想笑又想哭。
觀眾沉浸在歌聲里,許多人被勾起了久違的記憶。
張元清記得每年六一前后,是家鄉小麥收獲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