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說,寶寶平時害怕或身體難受的時候,不是這樣子哭的,她連忙對寶寶說“不要哭,不要難過,我們的國家現在很好很強大。”
聽到這句話,看著媽媽,寶寶突然就笑了。
還有一位孕媽媽,去烈士陵園轉了好幾圈,對著眾烈士的墓碑深情地呼喚道“現在山河太平,有哪位愿意跟我回家,我撫養你二十年。”
“太平盛世,我們卻只顧自己發財,慚愧。”王子昊騷動的心,跟陳天仙待一塊后,總能很快得到平復。
陳天仙搖頭“你的基金會不就正在幫助別人嗎,你媽上個月還替你去幫了一些烈士家屬。”
王子昊欣慰的同時,也更加慚愧了“我都不知道。”
陳天仙說道“別看我們國家的gd總量大,增速也快,但需要幫助的人好像更多了。”
至于是什么原因,很多人都知道。
所以年輕人大多躺平了,有良知的專家還為躺平的年輕人發聲,說不要責怪這些年輕人,不是他們的錯。
記得在他們小的時候,老師總告訴他們,你不好好讀書,將來考不上大學,只能去讀中專讀技校,畢業后還很有可能找不到工作,找到了工資也低。
于是這幫人努力學習,考上了大學。
但讀大學早就不分配工作,房子也不分配,讀完出來他們發現,一樣找不到工作,或是工資也很低,買房更是要掏空六個錢包。
“看來我得多親自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王子昊說道。
陳天仙溫和道“我不建議你經常去。”
王子昊還沒說什么,陳天仙把她跟許藝欣的這趟公益之行跟他大概講了一下。
四十多前,有個媽媽把年僅十九歲的兒子送到前線。
不幸的是,這位趙媽媽的兒子犧牲了。
得知消息后,趙媽媽悲傷得腿都軟了,爬山涉水四百多公里,來到烈士墓園看兒子最后一眼。
但是兒子安葬后,整整二十年,趙媽媽卻再也沒有來為兒子掃過墓。
是趙媽媽心狠,還是因為怕觸景傷情
都不是
僅僅只是因為她沒有路費,來不了
趙媽媽的家鄉離烈士墓園只有四百多公里,但對于一個收入微薄的老人來說,這段距離的路費,還是很多的。
為了給兒子掃墓,趙媽媽整整攢了二十年的錢,才湊齊了一次路費。
雖然在這期間,她曾經找過各種人求助,可惜都沒有得到實質的幫助。
直到當地給了一些烈士家屬祭奠費時,趙媽媽才得以到烈士園看兒子。
烈士墓園里,這樣的情形并不少見,一些家屬來了后,還沒辦法回去。
而園中,有將近四十位烈士的墳,從未有家人打掃。
其中一小部分,是因為烈士的雙親也過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