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聽到王子昊的話,陳天仙愣了愣。
怎么就說到生和死了
這是個沉重的話題,在她還沒走出陰霾前,對死亡倒是無所畏懼。
走出來后,她便心存敬畏。
她跟王子昊聊過人生,得出的結論是人生無意義。
這是人生的終極奧秘。
“人生無意義”,乍一聽好像很奇怪,這不符合直覺,也不符合從小到大受到的教育、爸媽的教導、社會的宣傳。
人生不是充滿各種目標、美好,充滿各種意義的嗎,怎么會沒有意義呢
很多哲學家都專門論述過這個問題,最后的結論都是人生本無意義。
原因就如很多人認為的那樣,反正最后都會死掉,任何就算有意義的事情也只是暫時的,到頭來都是沒意義、沒意思的。
有一個很經典的比喻,人就像古希臘神話里的西西弗斯一樣。
西西弗斯觸犯了眾神,諸神為了懲罰西西弗斯,便要求他把一塊巨石推上山頂。
而由于那巨石太重了,每每未推上山頂就又滾下山去,前功盡棄。
于是他就不斷重復、永無止境地做這件事。
諸神認為,再也沒有比進行這種無效無望的勞動更為嚴厲的懲罰。
西西弗斯的生命,就在這樣一件無效又無望的勞作當中,慢慢消耗殆盡。
人應該怎么過
王子昊和陳天仙聊出了一個答案不要去管人生有沒有意義,自己去發掘人生的意義,定一個目標,勇敢地活下去。
人就像西西弗斯一樣,雖然知道人生沒有意義,但依然努力活下去,蔑視神的不公平,蔑視死亡的結果,在人生中活出自尊自愛,勇敢地接受人生的命運,快樂、堅強得活下去
年輕時出現死亡恐懼是很正常普遍的現象,許多知名的心理學家都專門講過這個問題,他們喜歡叫這個體驗為“死亡覺醒”。
人在大多數時候是不考慮死亡的,或者說雖然認識到死亡不可避免,但大多數時候都不會去想,用各種社會娛樂、個人事業、家庭關系等方式,轉移注意力。
每天吃吃喝喝、看看電視劇、談戀愛、工作,讓自己忘記最后的結局。
每天都有那么多人死去,但剩下的人活得像自己會永生一樣。
人如果想暫時性解決這個痛苦狀態,最好的選擇是“轉移”,試著去娛樂、工作、學習、和他人相處、戀愛,通過這些快樂、充實的事情,暫時忘記死亡焦慮。
轉移不是逃避,實際上卻是不得不逃避,因為死亡的結果不可避免,不逃避又能如何
如果想較長期地解決這個問題,那就要試著“接受死亡”,試著讓自己明白,死亡是自然規律,從古至今數萬億人類都是這個結局,自己沒有什么大不了的,作為藐小的人類,唯一能做的,就是享受這一生寶貴的時間。
“人們想看的是一本能體現智慧的書,兩三個月的時間,太短,我覺得體現不出來。”柳悅悅對王子昊說道。
“怎么樣的書,才算是有智慧的”王子昊問道。
想了一下,柳悅悅說道“看了能感受到諸如你的才華、學養、智慧是那樣杰出,一直讓人敬佩、這個人,我是極其仰慕的,若是每人都必須追星,我就追他、他的作品是鉆石,特別耐琢磨,言有盡而意無窮、讀他的文章,就如同坐在一個高高的山頭上看山下的風景,城鎮上空繚繞著淡淡的炊煙,街道上的紅男綠女都變得很小,狗叫聲馬嘶聲也變得模模糊糊,你會暫時地忘掉人世間的紛亂爭斗,即便想起來也會感到很淡漠等等。”
“這個可以有。”王子昊沒謙虛,因為他代表的是一個民族,可以說是一個民族幾千年來的代言人。
如果只是代表他自己,他會說自己除了有一技之長,再無他能。
“這是你的第一部文學作品,得好好打磨,別把寫網文的習慣用到文學作品上。”柳悅悅有些不放心,習慣成自然,她是見識過的。
某天晚上妹妹男朋友就把她當作妹妹,跟“妹妹”聊起她。
她配合得很辛苦,一邊忍受著絲溜,一邊假裝是她妹妹,陪他聊她聊各種話題。
“是得好好打磨,起碼得一個月。”王子昊點頭。
柳悅悅問道“中短篇”
短篇,字數通常在幾千到三萬字之間。
中篇,字數一般在三萬到十萬字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