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王子昊來了。
戰勝恐懼的最好辦法就是直面恐懼,他不僅得來,還得跟楊黎姿聊江城子。
這首悼亡詩的威力極為巨大,能讓七尺男兒瞬間淚流滿面。
歷史上出現過很多的悼亡詩,蘇軾的江城子是最讓人感動和難忘的一首懷念亡妻的詩之一。
自古以來,多情人伴隨的都是遺憾和悔恨。生命是有限的,兩個人總有一個要先一步離開。
或許早離開的那一個是幸福的,而留下來的那一個最孤單凄涼。
真正愛到骨子里的人,不愿把愛人一個人丟在這世上。
世界固然精彩,但沒有你的世界,于我而言,就是人間煉獄。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翻著蘇東坡,楊黎姿忽然對王子昊說道:“聽說你們寫的,都有番外,蘇東坡有番外嗎?”
王子昊想了想,說道:“有的。”
“寫了嗎?”楊黎姿眼睛亮起來。
王子昊點了點自己的腦袋:“在這里。”
楊黎姿知道這個小家伙記憶力超群,說道:“說來聽聽。”
于是,王子昊講了幾千字的蘇東坡番外。
楊黎姿便知道了蘇東坡死后的一些故事,比如安葬之地。
聽完之后,楊黎姿很奇怪,問道:“為什么蘇軾沒葬回西蜀?”
番外里說明,蘇軾兄弟死后葬在中原。
王子昊娓娓道來。
蘇軾先是平步青云,經歷短暫的繁華后,他的人生之路變得極其坎坷,幾乎沒有哪位文人比他的仕途更坎坷。
二十歲進京趕考就中了進士第二名,得到了當時文壇領袖歐陽修的賞識。
進入官場之后,因為政見不同,蘇軾一直夾在新舊兩黨之間,遭受排擠,以至于被貶得越來越遠,幾次險些丟了性命。
因為受到排擠,所以蘇軾一生大多在地方做官,對他來說,臨安是讓他最安心愜意的地方,惠州是他苦中作樂、貪食荔枝的地方,儋州是他經歷最奇的地方。
正如他自己所說,“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蘇軾的生活其實很艱難,稱不上捉襟見肘,但也沒法死后耗金銀讓兒女扶柩回鄉。
而且他還是戴罪之身,身陷黨爭,生怕死后回鄉會連累家鄉的親人。
“江城子寫得那么癡情,蘇東坡最后也沒法跟王弗合葬,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楊黎姿又致郁了。
柳飄飄眨巴眼睛,奶奶又得出去旅游散心嗎?
知道我錯失森林公園之行,心中不平,老同學對我針不錯呢!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