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來客,今年的民歌節,邕城熱鬧非凡,群星薈萃,舉城同慶。
歷經一個多月的造勢宣傳,兩次開幕式晚會彩排后,第二十五屆國際民歌藝術節開幕式如期而至。
現場人山人海,平地上是一個個方塊陣型,為各大藝術團體的坐席。
環形高臺上,則是從全國各地趕來的普通觀眾。
夜幕低垂,星光點點,舞臺燈光閃爍,仿佛星海中的一艘游船,緩緩駛向觀眾們的視線。
主持人身著華貴的晚禮服,站在舞臺的中央,她的聲音清脆悅耳,如同天籟般穿透夜空。
舞臺兩側的屏幕上,顯示著精彩紛呈的預告片和宣傳視頻,讓每一位觀眾都充滿了期待與好奇。
第一個出場的,毋庸置疑,是陳天仙。
第二十五屆民歌節的主題曲早在月初就放出來了。
這首歌,可以說是陳天仙人生的第二個巔峰之作。
讓圈內外的人把目光都投向了桂省,始安,龍城,邕城等桂省的城市也重新進入網友的視野。
主題曲是一首工農歌曲,意境和感染力極強,謳歌了工人、農民和勞動者的英勇斗爭,表達了他們的感情和心聲,同時也表達了對于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希望。
配器精良,通過弦樂、管樂、打擊樂等元素的組合,充分體現了中西合璧的視聽效果。
在音樂節奏和和聲構成上也有數不清的亮點,通過加強音樂的層次感和音質的清晰度,使得整首歌曲具有更好的聽感。
它展現出了一種充滿力量的吟唱散曲風格,歌曲采用了大調的方式,使整個旋律具有明亮的特點。
歌曲的曲調很具有調性層次感,其飛揚、躍動的旋律形成了強烈的情感效果,充分表達了對生命力的贊頌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盼。
它采用了較為傳統的abab格式,即主歌和副歌各兩段,在這樣的編排下,整首歌曲既具有了統一性和連續性,也保持了旋律層次和激情交替,整體形式非常合理。
“踏平了山路唱山歌
撒開了魚網唱漁歌
唱起那牧歌牛羊多呀
哎多過了天上的群星座座
……”
舞臺上,隨著歌曲《大地飛歌》的響起,絢爛的燈光與舞者們的精采表演相映成,節日的氣氛瞬間點燃。
舞臺大屏幕上,往屆盛典的畫面一一閃過,給人一種時過境遷,時不待我的感動。
猶記得第一屆民歌節,盛況空前,似乎全世界的目光都投向了這里,這里成了音樂的殿堂和中心。
但隨后,民歌逐漸沒落,屬于民族的文化仿佛被時代拋棄了。
這一個多月,民歌節的宣傳可不止是表面上的。
而是全方位的。
以前不讓說民族節日民族文化被滲透被破壞,不讓說歐美和鄰國的壞話。
這一個多月,基本上都放開了。
連國外很多幫我們說話的視頻都允許被播放了——清除內奸的成果很顯著。
只是仍需要繼續清除,防止死灰復燃。
后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