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身體猛地下壓,齊聲大吼。
“干掉德國!!——”
球員通道內,一股壓抑到透不過氣的氛圍彌漫。
德國以及克羅地亞雙方球員沉默地站在兩側。
他們的眼神平靜,但眼神中所展現的專注力令人感到壓力。
這里是歐洲杯決賽的舞臺。
傾盡一切的戰斗就是為了這場比賽。
竟然來到了這里,他們就要毫無保留地展示出來。
“出場了!”
“要出場了!”
雙方隊長放話。
伴隨著激烈的歡呼聲,他們踏出球員通道,經過歐洲杯的拱門,踩著塑膠跑道,進入中央球場當中。
當他們整齊列隊時,現場的閃光燈連成片。
劇烈的歡呼聲更是令人腎上腺素飆升。
來自世界各地的記者們都在記錄著這一刻。
那一張張充滿了斗志的臉龐!
雙方決賽陣容如下:
克羅地亞(4-2-3-1):
門將:蘇巴西奇。
后衛:斯爾納、維達、洛夫倫、斯特里尼奇。
中場:佩里西奇、武科耶維奇、拉基蒂奇、莫德里奇、蘇克。
前鋒:曼祖基奇。
德國(4-2-3-1):
門將;諾伊爾。
后衛:拉姆、胡梅爾斯、巴德施圖貝爾、博阿滕。
中場:羅伊斯、施魏因施泰格、厄齊爾、赫迪拉、波多爾斯基。
前鋒:克洛澤。
“相比于小組賽時期,德國隊的陣容沒有太大的區別,這代表德國隊在大方針依舊是沒有改變,他們不會將過分的精力投入到防守當中,但如此情況下,他們又該如何去限制蘇克?這是一個大問題!”
“畢竟小組賽時期,蘇克已經證明了,不管他,他就會直接爆掉邊路的恐怖能力,經歷過那場比賽,德國隊顯然不會再次做出那種冒險的舉動!”
場邊的勒夫神色凝重。
他當然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但他也不能放棄進攻。
因此,左翼的防守中,更多需要投入到邊前衛,也就是羅伊斯的回撤。
羅伊斯的回撤,結合施魏因施泰格的限制以及拉姆的防守,三位一體進行對蘇克的盯防。
這是要在運動戰中限制蘇克,這也要求防守球員擁有很強的粘人能力,最起碼不能被蘇克立馬給過掉,需要等到支援。
拉姆也很清楚這一點,但相比于小組賽,他的壓力算是大大減小了。
粘人等待支援以及一對一盯防,這可是有很大的差別。
他有信心可以黏住蘇克,等到支援的到來。
克羅地亞這邊的陣型以及戰術沒有什么太大的區別。
除了踢意大利時,克羅地亞做出變陣之外,其余都是利用這套陣型硬撼對手。
這也表明了貝西奇對于這套陣型的信任以及耐心。
而且,說白了,這場比賽就是硬碰硬,套路的加成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