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西米爾球場再一次涌入大量的球迷。
東側看臺上標有一個碩大的口號。
《let'go!worldcup!2014!》
看臺上旗幟飛舞,一大群光著膀子的球迷們正在互相攬著肩膀,大聲地呼喊著口號。
“前進!克羅地亞!”
“前進!克羅地亞!”
“沒有人能夠戰勝我們!”
“這里是馬克西米爾!我們會讓所有人感到畏懼!”
從遠處看去,宛若一面跳動的巨墻。
這里是最為火爆的看臺,站在這面看臺意味著必須要吶喊全場。
兩屆的歐洲杯冠軍!
一屆的世界杯季軍!
接連的榮譽已經激發了克羅地亞球迷的自信,他們已經不再是曾經的歐洲二流,也不是黑馬球隊。
放眼整個歐洲,他們也是響當當的東歐鐵騎!
他們是歐洲頂級強隊!
在這份巨大的自信之下,他們對于任何一場比賽都充滿了期待。
特別是國家隊的比賽,他們不會想要錯過任何一場。
雙方球員在球場中進行熱身。
比利時球員們可以感覺到,這片球場涌動的激情。
事實上,比利時球員們心中也是極為無奈。
分到a組也就罷了,第一場還要踢克羅地亞,可以說,這對于他們的壓力簡直太大了。
這可是歐洲杯冠軍啊!
歐洲杯才結束兩個多月的時間,克羅地亞依舊保持著歐洲杯時期的戰力以及水平,士氣方面也是無比的高漲。
可以說,這個時間段的克羅地亞是最難踢的。
但沒有辦法,再難踢,他們也要咬牙堅持。
蘇克扭頭看向比利時的半場。
大名鼎鼎的‘歐洲紅魔’比利時,全盛時期堪稱精銳。
但這支球隊也是歐洲著名的問題球隊之一。
他們的問題很簡單,內訌!
當然每個球隊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而導致矛盾的激發。
只不過比利時不同的是,他們是基于完全不同的語言、文化下,弗拉芒族跟瓦隆族之間的矛盾。
這是兩個族群,更有著不同的語言體系。
一個是法語,一個是荷語!
為此在比利時國家隊也會有一些奇葩的現場,那就是一個國家的球員進行交流,一個說法語,一個說荷蘭語,他們無法溝通,需要翻譯介入。
而這兩個族群之間的矛盾也是由來已久。
譬如,上世紀八十年代締造輝煌功勛教頭蒂斯的一句‘千萬別把瓦隆人召進國家隊,無論他有多么優秀!’。
從中就可以管中窺豹了1
即便是現在,依舊是如此。
熱身歸熱身,熱身結束,比利時就會分成兩撥,互不搭理。
原時空,比利時的黃金一代擁有阿扎爾、德布勞內、盧卡庫、庫爾圖瓦等一眾豪華球星,在fifa排名中甚至一度登頂的程度。
可在世界杯舞臺,他們卻是大大的打了一撥國際足聯的臉。
堂堂fifa排名的世界第一國家隊,愣是在世界杯踢得磕磕絆絆,最終輸球輸的也是憋屈難堪。
可以說,比利時坐擁最好的球員,但卻無法調節隊內由來已久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