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怎么了”
顧遠走進來問。
“扔炮仗到他媽腳下,把他媽給嚇著了,所以挨了一頓打。”
大姑癟了癟嘴。
她當然能看出來,這孩子又皮,又沒有半點規矩。
顧遠小時候雖然搗蛋,但不會故意折騰人。
不過,她們這個年代的人,雖然沒聽過什么放下助人情節,但半輩子的經驗還是讓她們知道,對于一些人,有些事情得閉嘴。因為說了,別人也不會領情,反而會怪你多嘴。
“嚯,好大的兔子”
“得快十來斤了吧”
“從哪抓到的”
這時,幾個姑姑也都看見了顧遠手里的野兔,都驚喜的不得了。農村的野兔很多,但往往竄的極快。找不到兔子洞的情況下,根本別想抓到兔子。
“兔子撞樹上了,我就捉回來了。”
顧遠隨口扯道。
“哪有這種事情我就從來沒有聽過,莫不是從哪偷來的吧”
嬸娘夾槍帶棒道。
顧遠翻了個白眼,“守株待兔聽過沒”
嬸娘被懟了一句,滿肚子不開心,“就你讀書多,有本事考個清北”
“媽媽,我能考清北”這時,顧海抹著眼淚道。
“對,我兒子當然能。”
嬸娘摟起顧海,滿臉炫耀。
因為算命的說過,她兒子是清北博士不封頂的命運。她幾乎把這句話,當成了泥菩薩給雄霸的批命,幾乎是逢人就說。
“啊,對對對,日后肯定是清北博士后。”顧遠也跟著點頭。
他倒是知道,自己這位堂弟日后在毛坦廠復讀兩年,結果只考了個大專。
復讀第一年時,嬸娘還做著自家兒子一夜翻本,沖上清北的美夢。等到第二年認清現實之后,要求直接降低到有個學上就滿足了。
“顧遠,來搭把手。”
這時,從顧遠手里接過兔子的奶奶,走出走到院子外還喊了一聲。等顧遠出去后,老太太這才開口,“大孫子,別和你嬸娘計較。你要是和她發脾氣,到時候大家都會說你”
“放心吧,不會。”
顧遠當然不會這么做。
不過他嘴上說著,心里卻在想著怎么整一下這娘倆,因為他素來不是愿意吃虧的主。
“哎,那就好。”老太太總算是松了一口氣。
幾個孫子、外孫之間,她還是最疼顧遠。
顧遠也搖了搖頭。
他上輩子就不怎么喜歡走親戚。
對于年輕人來說,和同學們一起玩,比和親戚在一起要開心多了。因為同學、朋友,可以根據喜好選擇親近和疏遠,但親戚不行,壓根沒有選擇。
最煩人的是,這些親戚還會拿大義、長輩的身份來壓人。
所以一些要好的同學可以成為一輩子的死黨,但一些親戚最終卻會反目。
甚至上一代剛走,下一代立刻斷絕關系的也不在少數。
中午吃飯的時候。
家里又鬧騰了起來。
起因是顧海不吃飯,嬸娘端著碗,追著喂。
結果嬸娘一邊哄著看虹貓藍兔七俠傳,這才穩住顧海。
可誰料到看到精彩的時候,顧海激動的手舞足蹈,把飯碗給打碎了,嬸娘又把他給揍了一頓。揍完后,又把他摟在懷里,寶寶貝貝的哄著,然后又一勺一勺的喂飯。
“清北”
顧遠看著,滿眼冷笑。
老話說你要和誰有仇,就生個女兒慣壞她,嫁給對方家。如果和自己有仇,那就慣壞兒子,日后兒子會禍害自家。
他當然不會插嘴去指導別人怎么教育孩子。
還是趁早好好想想是去藍翔,還是去新東方吧。
到了傍晚,又是一輛面包車開來。
除了在建鄴打工的兩位姑父、以及兩位表弟缺席之外,這一大家子基本上是到齊了。爺爺、老顧帶著大姑父、小叔,換上膠皮褲,拉著一張大網,準備沿著大塘趕魚。
顧遠也想下塘耍一耍,于是直接搶了爺爺的膠皮褲“讓我來,你坐著歇會。”
“你一個學生娃懂什么回去看電視。”
爺爺不放心,再加上也心疼孫子。
“不是還有我老子在么,你就放心的歇著吧。”
顧遠指了指老顧,套上及胸口的腳皮褲,跟著幾人就一起踩下了塘。隨著吆喝,四人一起拉動漁網,朝向岸邊趕去。
大網一掀,無數餐條、草魚、鯽魚在漁網里翻動。
這一幕,吸引了不少村里人過來湊熱鬧。
“這是老大家的吧明年就要考大學了吧”
“沒有想到一眨眼,都這么大了”
“看起來挺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