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老顧和袁葒,想不想知道顧遠成績
答當然想知道。
事實上,袁葒女士好幾次想要開口問。但因為街坊鄰居都在周圍,倘若安福全來一句萬金油回答這孩子還是挺聰明,但就是不把心思放在學習上。
亦或者是,努努力,還是有希望的之類的回答。
那可就丟大臉了。
索性。
她就沒有開口問。
自家孩子的事情,自己悶在心里就行了。
可她沒有想到,這話居然被自家弟媳婦給挑開了,還在這么多人的面。
這事情干的是又壞又蠢。
“你是”
“我是顧遠的嬸娘。”
嬸娘笑嘻嘻道。
這段時間,她經常把清北博士不封頂這話掛在嘴邊,袁葒聽煩了,就把那幾張不知真假的獎狀拿出來顯擺了一下。她當然不相信,因為高二的時候,她還聽袁葒抱怨過,顧遠成績平平。
安福全當然不知道,這對妯娌之間的矛盾,于是看了眼顧遠“你沒說嗎”
“我說我年紀前十,沒人相信。”
顧遠笑嘻嘻道。
裝逼的機會擺在面前,他當然不會放過。
既然說到成績了,安福全干脆停了下來,咳嗽一聲道,“顧遠的進步很大,這學期的月考都能穩定在年級前十,未來可期啊。”
袁葒女士別提心里多爽了,但面子上還是穩重的答道“這孩子太浮躁,還需要老師多費心。”
頓時。
市場內的生意人,看顧遠的眼神都不一樣了。
這是一中,不是三中。
三中的前十名,未必能考上本科。一中的前十名,清北、中科大、復旦,都是穩上的。
而市場內的孩子,大多由于父母做生意,缺少管教的緣故,能考上211就算是祖墳冒青煙了,大部分都是本科、大專。嬸娘沒想到是真的,又悄悄嘀咕起來
“我兒子以后可是清北博士不封頂的。”
安福全聽見了,看了一眼對方腳下的孩子,卻是沒說話。
他們這些搞教育的,教了幾十年的書,往往看人很準。除了一些個例之外,孩子日后的成就會和父母的管教方式,有著極大的關聯。
五六歲的孩子,還在喂飯吃,自理能力就比同齡孩子矮了一截,學習的事情就更不要提了。
須知。
學習,學的并不僅僅只是知識。
同時學習的,也是解決問題的能力。
安福全就像是一個給力的nc,幫助顧遠裝了一回逼后,就迅速離開。
不過。
得利最大的,卻是袁葒女士。
很多寶媽聽了,都跑過來取經
“這孩子是怎么管的成績居然這么好”
“是啊,有什么秘訣我家孩子看見書就腦袋疼”
“就是,就是,我家的那個,今年初一了,一問都會,一考都錯。”
“哎呀,我家顧遠也沒那么聽話,前幾天還把我氣的肝疼,我抄起芒棰就打。”袁葒端著碗,先在那凡爾賽一會,然后又開始分享起自己的經驗
“我們也沒有多少管教經驗,方法也有些簡單粗暴”
人生這么長,哪個不懂大道理。
袁葒說起道理來,本來就是老母豬戴胸罩,一套又一套。再加上有顧遠作為證明,把市場內的寶媽們忽悠的一愣一愣。不少人自覺悟出了一些道理,急吼吼的趕回家管孩子。
顧遠趴在板凳上,等著那些家長們過來取經,然后自己好裝逼。
他甚至都在心里想好說辭了
“數學簡單,我也沒有怎么學,閉著眼就會了。”
“物理多看看書書,就會了”
結果。
他裝模作樣的寫了半天作業,也沒人過來問他是怎么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