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則是將自己變成一個靈體,天生便能感應四周的靈氣,斗法時驅使的是天地的力量。
這讓下界之修還怎么去打
兩者間的差距,真的是太大太大了。
事實上,上古時期的蒼梧界,修行的法便是這樣的法。
但隨著天地靈氣的變薄,這種修行法,對靈氣的精純度很高,所以在不知不覺間,被悄然淘汰出了局。
后世的大神通者,根據當時的天地環境,修改了修行法。
后輩修士去修行修改后的修行法,果然變得容易了許多,對靈氣的精純度,要求也沒有那么高。
于是慢慢的,便接受了這種改變。
改變的代價,便是一身偉力的減弱。
真靈界和蒼梧界不同,真靈界的世界法則趨于完整。
橫貫諸天的三千大道,在這方世界中,至少有一千多條大道,都是十分完善的。
這也導致這里的修行法,最是粗暴直接,以身蘊靈,以靈化嬰,兩者結合,可窺大道
肉身慢慢的蛻變成靈能粒子,神魂成嬰,附加其內,大道法則為內核,掌控天地
這便是修行
一步步從人族凡體,漸漸蛻變成最接近于道的存在。
下界修士飛升上來以后,在這種靈氣精純到極致的地方修行,若不更改修行法,體內的經絡靈脈、丹田,很快便會被天地靈氣給灌滿。
但修為境界的突破,還需要對法則之力的領悟。
若自身體內的靈力不夠,就直接突破到更高境界,那么突破境界的剎那,自身也會被吸成人干。
因為,肉身,神魂,還有天地法則,三者是構建高階生靈的必要因素之一。
缺少其中的任何一環,都會導致全盤崩壞。
所以自下界而來的修士,要么從此放棄修行,就在原地踏步。
要么就散功重修,再塑真靈
并且,下界的靈氣修行體系間,其掣肘太多,和真靈界的蛻變之法,有著巨大的區別。
“原來是這樣”
芥子空間小屋中,一位青衣道人盤坐在蒲團上,嘴唇開闔,輕輕的喃喃。
直到這一刻,洛言才終于弄清楚了,下界與真靈界修行的本質之差。
修士的肉身有八億四千萬的微小粒子,想要讓識海中的靈能粒子,全部將其取代,這是大乘期修士才能做到的事情。
另外,真靈界的修行境界,不再像下界那般分為前中后期,大圓滿之境。
而只是一個境界統稱。
比如煉氣期,就只是煉氣期。
筑基期就只是筑基期,和金丹期一起,被統稱為下三境。
評斷一個修士的強弱,只需要感知對方體內的靈能粒子濃度便可以了。
這時的修士斗法,只要身處于同一個境界,即便是體內的靈能粒子比對方的多,也不能決定勝負的關鍵。
而是從領悟的大道法則,護身法器,斗法經驗等等去全方位評判。
在這一點上,其實很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