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我是姜鹿溪的狗
程行正想繼續去講。
鄭華不知道何時出現在了他的面前。
他對著程行道“在下面講聽到的人太少了,上臺給大家重新講講。”
程行沒想到老班會突然出現在他面前。
本來他只是想將這些講給姜鹿溪聽的。
因為這的確是許多人都不知道的一個知識點。
程行上了臺,將剛剛所講的東南西北各個風向對應的季節又重新講了一遍。
他道“給這些風向和季節定規則的人不是古代的詩詞文章,它和古代的陰陽五行有關,比如陰陽家以春夏秋冬代為四方,春東,夏南,秋西,北冬。四季與五行,八卦與八方,都早已經定好了風向和季節的關系。”
“先秦典籍里以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來判斷季節的鹖冠子,同樣出自道家。”程行道“當然,扯遠了,我之所以說這些,是想讓大家知道,古代詩詞文章里出現的風向所對應的季節,不是某個文人作者自己定的,而是自古就存在的。”
“說回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句詩。”程行道“這句詩是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里的,相信大家也都學過。這句詩確實是一個易錯題,對于一些語文成績不夠好,或者是說對于語文的詩詞理解不夠透徹,看到這句詩出現春風的第一時間就覺得這道題肯定是寫春天的學生,那這道題肯定是錯的。”
對于11年的學生來說,這道題確實是個挺容易錯的題,因為這道題在其后的幾年考試里是出錯最為嚴重的一道題。
在13年的今日教育雜志里,它還成為了當時最容易被誤讀的古詩名句,甚至在央視的智力快車這檔節目中,還出現過選手全都答錯的場景。
因此,這道題在后世就成為了公務員考試必考的經典題目。
不過后面基本上老師都會去著重的講這道題,錯的人也就少了。
前世程行印象深刻的就是張環當時參加徽州省的公基試題時,就栽在了差不多同樣的題目上,當時題目考的是下列詩句與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所描寫的屬于同一季節的詩句。正確的答案是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而張環偏偏選擇了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好家伙,跟孫瑩一樣。
看到兩個一樣的春風想都沒想就先選上了。
他當時就差這一題沒考上,別說多懊惱了。
而臺下的孫瑩聽到他這話時則是有些無語。
程行這句話不就是在說她嗎
但是誰知道這個語文題里面有那么多彎彎繞。
“當然,對于語文成績很好的人來說,特別是對詩詞理解特別高的,哪怕是不知道梨花就是雪,這一題也肯定不會錯。”程行說完后笑道“但就怕有些人腦子太聰明了然后鉆牛角尖認死理,認為這首詩第一句里的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里的八月是中秋的時候,所以結合前后語境,把這句詩當成是秋天來看待。”
“先不說人家考的就只是這一句,沒有去考其它的句子,光是這首詩的名字,也不應該去猜測是秋天吧”
程行笑道“所以聰明是好,但同學們千萬不要聰明反被聰明誤哦。”
程行說完后向著姜鹿溪看了過去。
而姜鹿溪看到程行看來,則是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
程行笑了笑,繼續說道“而且,哪怕是聯想到了第一句。”
程行在黑板上將北風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這句詩寫了上去。
他道“就像我剛剛所講的那樣,大家看到這個北風沒有,以后只要在詩詞文章里見到北風,那么不用去想其它的,它描寫的一定是冬天。”
程行說完后扔下了手中的粉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