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小溪,再見
打著傘走到教學樓。
程行又將傘給合上。
下了雨,天很陰。
因此樓道里還是挺黑的。
程行用手拍亮樓道里的燈。
兩人走上了教學樓。
下了雨,姜鹿溪又比以前早到了一會兒,教室門口依舊就只有他們兩個人,不過跟以前相比,教學樓上有幾間教室也開了燈。
畢竟距離高考就只剩下了一個月。
雖然現在才五點四十,但勤能補拙,一些異常勤奮掌管著教室鑰匙的學生,也都在此時來到了教室,并且打開了教室里的燈。
即便許多人都知道臨陣磨槍的作用不大。
那么長時間都堅持下來了,這最后的一些時間,又怎能懈怠。
2009到2011年的這三年,可不是后世疫情的那三年。
打開門進了教室,程行將買來的早餐遞給了她。
雖然大多數時,依舊難以趕上電視劇里家有兒女那種程度。
對于一中的許多學生來說。
在父母還未發跡的年代,程行的童年也跟安城許多孩童的童年一樣。
吃過早餐后,在外面滴滴答答的小雨聲中,兩人又開始了新一天的讀書聲。
越往高考走,晚自習晚走的學生就越多,早來的學生也就越多。
置身于高中的校園,在還有一個月即將畢業時,這樣的風聲雨聲讀書聲,可能是最后一次了,臨近高考,就連程行都能感覺到一絲緊張和一絲悲涼。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但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快樂。
中國的大江南北也都有了外賣,不用因為錯過了一頓飯,或者是這頓飯沒有吃飽,又或者是家里人做的飯菜不合胃口,而去餓著肚子。
他們大多數都是留守兒童,父母出門外在外打工,賺到錢的一年能回家一次,賺不到錢的兩年甚至三年,才能回家一次。
因為安城的下一代人,起碼能陪伴在父母左右,不用因為家里太過貧窮,帶在身邊因為付不去高昂的學費,而將其拋在家里,交給爺爺奶奶看管。
悲涼是三年的高中生活,將要在這個盛夏里徹底結束了。
在這座貧瘠的小城,又是2011年,大部分人的家庭都不富裕。
緊張是對高考的緊張。
但這三年,是智能手機進入校園的最后一個三年。
學校中午的食堂,天天炒著蘿卜,從家里帶著一瓶奶奶炸的辣椒油,在學校里都會遭到一群學生的哄搶,所以程行也很羨慕下一代人的童年。
這些孩子的父母與他們說過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好好上學,只有考了大學,以后才能不像他們這般辛苦,才能在高樓大廈里吹著空調享福。
父母也是一年回來一次。
在風吹日曬里,在嶺南白天地上都能燙雞蛋的地方,在他們看來,能坐在辦公室里吹著空調打著電腦,就應該是這世上最舒服的工作。
沒過多久,班里的學生越來越多。
他們平時都是與爺爺奶奶生活。
但父母陪在身邊,餐桌上也有了四菜一湯。
疫情的三年時光,轉瞬即逝。
但都已經寒窗苦讀了十多年的時間。
安城出門打工的人,在嶺南收廢品的是最多的。
鄉村土地麥田里的幸福,也是城里人,下一代的孩童體會不到的。